海南,不平凡的2018
我省著力打造與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高效治理添彩和諧海南
■ 海南日報記者 金昌波
“過去一年全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在2018年12月27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強調說。
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也指出,2018年全省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符合預期、好于預期。
2018年,海南走過不平凡的一年。這份答卷緣何如此精彩?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2018年以來,海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努力提升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的社會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百姓和游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多元化解機制
將矛盾化解在源頭
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防范基層矛盾累積、疊加。問題能否及時解決在基層?隱患能否順利消除在萌芽狀態?
海南的回答是肯定的。2018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統把人民調解工作作為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責任,讓“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在海南落地生根,全力以赴打造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海南升級版,努力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以在這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陵水黎族自治縣為例,為便于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該縣為全縣116個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均增聘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同時在各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紛紛設立了“溫馨調解室”。專職人民調解員還可利用配備的工作手機上報矛盾糾紛排查情況、社情民意等,實現實時在線受理分流、網上網下調解聯動。
2018年7月3日早上,陵水黎族自治縣司法局英州司法所調解室里,既是所長、也是專職人民調解員的楊松正對一起調解案件的落實情況進行回訪,坐在他對面的是涉及案件的2名貧困戶陳某光和陳某瓊。
“工資拿到手沒有?”楊松問。原來,貧困戶陳某光、陳某瓊以及陳某云在包工頭陳某縣處打工,2018年春節前夕,被拖欠工資的3人多次找包工頭協商,但陳某縣也因未收到工程款,一再表示無法支付。最終,經過楊松5次耐心細致的調解和法律釋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陳某縣分期向3人支付所欠工資款。
“感謝司法所的調解,我們已經拿到全部工資款了。”回想起不久前,自己還在這里拍著桌子吵架,陳某光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除了專職調解,在海南社會治理的實踐中,“楓橋經驗”內涵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海南醫療糾紛調解、三亞旅游調解、海口瓊山物業調解、龍華交通調解、美蘭訴前調解……不同地方的調解員有各自的獨門“秘笈”,“專病專治”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3435個,2018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4213件,調解成功率高達97%。
變化是顯著的。如今,在海南廣大基層農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已成為共識。“現在在村里,哪家建房越界、哪家污水橫流、哪家園地被侵占,群眾都習慣找調解員來解決,大大減輕了基層組織的壓力。”談起自己的工作,陵水新村鎮海鷹村專職調解員鄭何英十分自豪。
相關新聞>>
海南,不平凡的2018 | 綠水青山處處可見 生態文明蔚然成風
海南,不平凡的2018 | 堅持打防結合 為公共安全筑起銅墻鐵壁
海南,不平凡的2018 | 綠水青山處處可見 生態文明蔚然成風
海南,不平凡的2018 | 海南力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