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平凡的2018
我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推進改革,加快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體制機制活力進一步顯現
勇立潮頭 銳意改革
■ 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勛 李磊
2018年,海南改革向縱深挺進。
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省級機構改革、持續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改革在做調整,調出發展后勁。
清理“奇葩”證明,實行登記業務“全島通辦”,簡化國(境)外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文件……改革在做“減法”,減去企業負擔。
建設醫療聯合體,試點衛生教育人才激勵機制,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改革在做“加法”,加足群眾利益。
改革兩頭,一頭是國計,一頭是民生。一年來,海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正如省委書記劉賜貴所強調的,從建省辦經濟特區到建設國際旅游島,再到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是黨中央對我們一以貫之的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海南的指示要求,按照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和“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與時俱進賦予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新的內涵,統籌抓好各方面體制機制創新。體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全國改革開放起到“試驗田”作用。
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
一天完成企業注冊、5個月實現項目落地。在海南瑞達麥迪賽爾國際醫療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武向東眼中,一個優質醫院從選址到建成起碼需要3年時間的慣例,被海南打破了。
速度的背后,來自于改革創新。“極簡審批,讓企業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方便快捷。”武向東說。
2018年4月以來,海南持續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精準對接“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調整完善市縣總體規劃,并大力推行極簡審批,實現審批環節由70個減少為4個,審批時間壓縮80%以上。
“多規合一”,是一項涉及全局的頂層設計,也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高的改革工程。
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和系統配套,是海南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改革的具體體現。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一個月后,省委召開七屆四次全會,部署了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農墾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和黨政機構改革等六項重點改革事項。
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特別強調,既要集中力量攻堅突破,也要抓點帶面、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讓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高起點謀劃改革,需要科學合理的組織保障——
2018年,海南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省級機構改革,建立起適應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組織機構。“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打破了部門壁壘。”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此前一件事會分散到多個部門管,容易出現相互扯皮的事情;此次機構改革把一件事交給一個部門來做,提高了行政效率。
高起點謀劃改革,需要“頂級智囊”的獻計獻策——
2018年,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咨詢委員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相繼成立,并開展了專題調研。咨詢委員會專家、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理事長王新奎說,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與國內其他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很多不同,需要開展更大力度、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研究創新,咨詢委員會將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提出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
高起點謀劃改革,需要鼓勵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激勵機制——
2018年,海南制定了省改革和制度創新表彰獎勵辦法。辦法旨在進一步調動全省上下敢想敢試、敢于創新的積極性,在營商環境、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全面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過去的一年,海南厚植了改革創新的沃土,營造了改革創新的良好環境。
堅持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2018年5月,博鰲超級醫院,我國內地第一針九價宮頸癌疫苗在這里完成接種。
“非常開心成為第一位接種者。”來自北京的26歲姑娘史佳云說,整個接種過程約一個小時,不用到香港或者國外,非常方便。
九價宮頸癌疫苗進入海南,得益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藥品進口監管模式創新,也得益于超級醫院運營模式的創新。
博鰲超級醫院由“一個共享醫院(平臺)+若干個臨床醫學中心”組成,因而被稱為醫療領域的“機場”,這種模式讓醫院內每個醫學中心都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截至目前,超級醫院已有17個頂尖學科團隊正式入駐、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改革創新正在推動海南醫療旅游產業發展。
2018年,海南針對不同的市場主體,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針對國企,海南全面推行公司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現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推進國有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深化農墾改革,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一批產業集團相繼成立,實現資源資產整合,這些企業經營全部實現盈利。
針對民營企業,出臺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創新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拓展民間投資渠道,幫助民營企業降低成本,探索民營企業用地用房供應新機制。
針對外資,海南簡化國(境)外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對外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2018年,海南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海南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2019年)》和《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條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優于美、英、韓等國家;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實現市場主體“一照一碼走天下”;建設自主登記平臺,逐步實現企業登記“一次不用跑”;探索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新業態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著力為新動能成長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還權于市場、還權于市場主體,提高市場主體的經營自由度,是海南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亮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張東斌說,海南加大競爭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分市場主體的大小,不分市場主體的性質,所有的市場主體一律平等,在同一法律框架下公平競爭。
優良的營商環境,讓國內外資本青睞海南。截至2018年11月底,海南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累計簽約項目214個、落地97個,吸引37家企業設立總部。值得關注的是,外資外貿等指標高速增長,2018年前11月全省新設立外資企業144家,同比增長71.43%。
堅持改革造福人民群眾
一家醫院,四塊牌子。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還加掛了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海南分院、儋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海南西部區域醫療中心的牌子。“我也有兩個身份,一個是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一個是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院長。”方勇說。
這是海南醫療改革的一項探索。2018年,海南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20家三級醫療機構、18個市縣組建醫聯體,每個市縣均與國內優質醫療資源建立幫扶關系。
“以前,海南島西部幾個市縣的近300萬人口看個大病往往要跑去海口廣州等地的醫院,現在這個狀況緩解了很多。”方勇介紹,通過醫聯體,可以加強對本地醫療人才的培養,提升海南醫療水平。
錢包鼓了,對公平誠信的關注就更多了;吃飽穿暖了,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就更高了;有學上了,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就更強烈了……這是過去改革的成果,也是未來改革的方向。
2018年,改革讓膠農收入有保障了。海南試點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確保膠農收入無虞。“這是一顆‘定心丸’,不再為膠價下跌而擔心變成貧困戶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新市村膠農潘理宗拿到了人保財險瓊中支公司首張橡膠價格保險保單,獲得了1550.25元的補償金。
2018年,改革讓“奇葩”證明少了。海南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全面清理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
2018年,改革讓農村好教師好醫生多了。海南建立“編制在鄉、崗位在村”的“鄉屬村用”人才使用和激勵機制,讓符合條件的基層教育、衛生人才都能在縣城安家,讓鄉村能夠引進、留住好醫生和好教師。
2018年,改革讓社會更加誠信了。海南已完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改革,完成自貿試驗區信用信息平臺(一期)建設,建立了多樣化信用發布查詢渠道,有序推進聯合獎懲工作,探索開展“信用+旅游”工作。
2018年,改革讓天更藍、水更清。海南探索政府主抓落實、政協民主監督的大氣污染防治途徑,試點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志士惜日短,勇者常為新。2018年,海南干部群眾敢于較真碰硬,勇于破難題、闖難關,留下了深深的改革印記,激活了“一池春水”。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關鍵之年。海南仍需要以改革創新的智慧、勇氣和定力,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打開一片開闊的發展空間。
(本報海口1月2日訊)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