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陽秀
分揀、貼牌、裝箱……4月15日,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新城村,阿魯斯網紋瓜種植基地的分選車間,工人們正有序打包預冷(果蔬冷鏈運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后的瓜,幾輛貨車排隊等待運輸,它們將踏上出口加拿大之旅。
“這是我們的網紋瓜首次走出亞洲,出口到加拿大。”看著一派忙碌的景象,海南果鮮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鮮生公司)總經理鄒劍虹難掩內心的喜悅。
近年來,在昌化鎮實現本土種植后,果鮮生公司就推動阿魯斯網紋瓜走上商業化之路,打造高端蜜瓜產業品牌。目前,該品種在昌化鎮種植面積已達1200畝,畝產效益5萬余元,90%以上的商品瓜銷往省外。
生長中的阿魯斯網紋瓜。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陽秀 攝
暢享舌尖清甜
“內外兼修”的瓜好看又好吃
“它看上去就像3D打印出來的一樣,摸起來手感很好,凹凸有致。”在基地瓜棚里,鄒劍虹摸著一個個吊在藤上的阿魯斯網紋瓜,愛不釋手。
跟隨鄒劍虹的步伐,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看到,棚里上千個網紋瓜長勢正好,宛如一個個翡翠燈籠懸垂于藤蔓之間。仔細一看,青綠色的果皮被一層粗密的網紋包裹,輕撫瓜皮能感受到網紋凹凸間的奇妙觸感。“很多人買后都想放著多看幾眼,舍不得吃太快。”鄒劍虹笑道。
鮮為人知的是,阿魯斯網紋瓜精致的外表,卻是它們用自身“傷痛”繡出的“勛章”。“它長到拳頭般大小表皮就會開裂,再分泌出保護液讓‘傷口’愈合。”鄒劍虹介紹,網紋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經歷三四次裂皮,經過不斷修復才長出密集的浮雕式網紋。
“一開始看到瓜皮裂開的時候把我嚇壞了,還以為把瓜種壞了。”說起當年試種阿魯斯網紋瓜時的趣事,果鮮生公司銷售經理張銀芳仍記憶猶新。如今,在成功摸索種瓜之道后,他們皆已熟知瓜的生長特性,何時開裂、何時修復都能心里有數。
“瓜界頂流”并非徒有虛名,“高顏值”的外表下還包裹著優質的口感。
鄒劍虹告訴記者,依托于昌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基地種出的阿魯斯網紋瓜在品相和口感方面都是上乘品質,其糖度值能達到15度至16度。
切開阿魯斯網紋瓜,可見晶瑩水潤的瓜瓤,還能聞到淡淡的果香。輕咬一口,既有如冰淇淋一樣的軟糯綿密,還有滿口爆汁的水潤甘甜。“讓瓜嘗起來甜很簡單,還要甜得舒服。”一句看似平淡的陳述,卻道出了鄒劍虹對優質果實的追求,“我們的瓜好看又好吃,可以說是‘內外兼修’”。
憑借其清甜無渣的口感和藝術品般的外觀,昌江阿魯斯網紋瓜在“瓜界”頻頻出圈,連續幾年亮相冬交會,成為昌江館的“明星產品”。“口感很好,又甜又多汁”是眾多食客品嘗后發出的好評。
解碼生長密碼
“一藤一瓜”種植培養“優等生”
種植高品質的網紋瓜,離不開田間獨特的培育技術。早在2017年,鄒劍虹就在樂東、陵水等地“試水”,來到昌江昌化鎮新城村后,才找到阿魯斯網紋瓜最佳的“安身”之地。
鄒劍虹告訴記者,昌化鎮所種的網紋瓜商品率很高,“客戶就盯著昌化種出來的瓜。”
為何這里種植的網紋瓜更受青睞?據介紹,昌江干旱少雨,光照時間長且晝夜溫差大,長時間的高溫延長了果實的成熟期,其他市縣種瓜50天就能收獲,在昌江則需要55天,因此瓜的糖度更高。此外,當地富含有機質的濱海沙地土壤,也為網紋瓜的營養積累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確保單果充分吸收養分,果鮮生公司還采取“一藤一瓜”的留瓜方式,留下長勢好的“優等生”,成為品質的直觀標識。“你看這一排,幾乎每個瓜都能成為商品瓜。”鄒劍虹指著瓜棚里一批豐收在望的瓜介紹,其公司所產的網紋瓜商品率可達95%以上。
在種植基地的分選車間里,空調涼意十足。忙碌的工人們不僅可以在清涼環境中工作,躺在地上的網紋瓜也能“吹空調”。這是網紋瓜經歷采摘后至關重要的預冷工序,通過精準溫控快速導出田間熱量,為后續冷鏈運輸環節奠定品質基礎。
據介紹,剛采摘的網紋瓜只有九成熟,內部溫度可達40多度,包裝前需經過12小時的降溫,并采用冷鏈運輸才能不讓瓜“熟得太快”,而這種“晚熟”的保鮮方式也是造就果肉具有獨特風味的關鍵一步。
據悉,阿魯斯網紋瓜在昌江的種植周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每季可收兩茬。果實的豐收不僅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讓不少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新城村村民王石華便是其中之一。“以前新城村是一個‘空心村’,網紋瓜在這里試種成功后不僅帶動村民就業,也吸引很多外出務工的人返鄉。”王石華說,“月收入有五六千元,在家附近就能打工賺錢,也方便顧家。”
據介紹,果鮮生公司在收瓜高峰期需要百人左右,一年可帶動超2萬人次務工。
搶占高端市場
“兩條腿”走路提升品牌溢價
“我們根據品相把瓜分為特級果、A級果和B級果,單瓜價格在100多元至500多元不等。”鄒劍虹抓起一個包裝盒里的網紋瓜介紹,這種精細化分級策略既能滿足多元市場需求,又能提升品牌溢價。
當前,昌江阿魯斯網紋瓜在國內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常年供不應求。“在上海的水果批發市場1天能賣1500箱左右,僅在上海一年的銷售額就能達到3000萬元。”說話間,鄒劍虹已經接了兩三個老顧客打來的電話,“都是來要瓜的。”
對于未來的市場發展,鄒劍虹透露,國內市場會繼續做好熱銷城市的貨源供應,還將讓不同品級的瓜逐漸下沉到二三線城市;國際市場除了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下半年還計劃出口歐洲。“我們就是要進一步‘走出去’,吸引越來越多的‘吃瓜群眾’。”
近年來,針對昌江農產品出口,昌江黎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積極構建多元化營銷渠道,鼓勵農產品企業與國內外大型電商平臺合作,發展農產品直供直銷模式。同時依托“海南鮮品”公用品牌,加大對昌江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并通過社交媒體、行業雜志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果鮮生公司所追求的“遠方”不止于拓展市場疆域,更著眼于突破產能瓶頸,夯實全產業鏈基礎。記者了解到,昌化鎮新城村阿魯斯網紋瓜核心產區擴建項目計劃5月1日開工建設,將有效破解季節性供應斷檔的難題。該公司正規劃打造農旅結合網紋瓜小鎮,讓更多游客來這里既能體驗采摘的樂趣,又能享受吃瓜浸潤舌尖的甘甜。
下個月,昌江阿魯斯網紋瓜采收將迎來尾聲,但鄒劍虹的腳步卻停不下來——5月到8月,基地會種植玉米和牧草養地,利用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為新一季種瓜做好準備。
“預計今年下半年網紋瓜擴種至1800畝,11月中旬也要推出小型蜜瓜的新品種。”在種瓜之路上,鄒劍虹將不斷“上新”,為消費者創造更多舌尖上的驚喜。
(海南日報石碌4月20日電)
昌江阿魯斯網紋瓜為何被稱為瓜界“頂流”?海南日報新媒體特別策劃推出創意海報帶你解碼“甜蜜物語”。
原標題:昌江推動阿魯斯網紋瓜規模種植,打造高端蜜瓜品牌 這里的瓜不一般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