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海南成為人才薈萃之島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十
海南日報評論員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省委七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作出了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完善人才發展制度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海南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加快推動自貿區(港)建設的堅定決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必須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縱覽古今中外,得人才者得天下。齊桓公不記追殺之仇,拜管仲為相,得以爭霸中原;曹操不拘一格,用人之長,廣招天下英雄,最后成就偉業。就海南發展而言,同樣如此。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吸引“十萬人才過海峽”,為方興未艾的海南提供了大量人才,成為推動海南經濟發展的強有力因素。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讓各類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使海南成為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為建設自貿區(港)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需要我們廣開大門廣攬人才。與發達地區相比,海南對人才的吸引力還有待提升。因此我們不與發達地區比平臺、比待遇,而是要緊緊抓住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這一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等,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讓各類人才在海南各盡其用、各展其才。要注重突出體現人才政策的“海南特色”,借助國內外人才對海南發展的良好預期,大力推進“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在落戶門檻、創業支持、購房便利等各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激發各類人才來瓊干事創業的意愿。
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需要我們用自貿區(港)的廣闊平臺留住人才。我們要聚焦海南自貿區(港)三大產業類型、十個重點領域、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注重人才帶人才、項目帶人才,充分發揮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作用,實現產業留人。同時,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大力吸引使用“候鳥型”人才;要實施人才安居政策,通過提供人才公寓、發放購房補貼或租賃補貼等形式多渠道解決人才居住需求,要完善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政策,解除人才來瓊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要打造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開通服務綠色通道,推動落實人才待遇,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以生態環境優勢、居住成本優勢和人才服務優勢增強對省外人才的吸引力,讓人才引得進,也留得住。
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需要我們用好人才,“各盡其用、各展其才”。“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我們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在人才使用上大膽創新。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助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能力;要加強海南與國內發達地區的公務員學習交流,開展公務員國際交流合作,穩妥有序開展公務人員境外培訓;要加強優秀后備干部儲備,完善鼓勵干部到基層一線、困難艱苦地區歷練的機制。同時,要強化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障和落實用人單位在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中的自主權,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活力,讓人才充分展示智慧與才能。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在建設自貿區(港)的歷史新起點上,海南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發出“百萬人才進海南”的求賢令,充分表明了我們尊重人才、渴望人才、招攬人才、用好人才的態度。我們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讓各類人才在海南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海南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關鏈接>>>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九: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八:努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七:積極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六:加快由海洋大省邁向海洋強省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五: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四: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三:高起點謀劃和推進重點改革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二:把海南打造成中國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一:扎實推進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責任編輯:張紅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