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一
海南日報評論員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我們要按照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的部署,扎實推進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積極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是我們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必將為海南改革開放注入強大動力,為海南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全國唯一的省域國際旅游島、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等綜合優勢,具備建設自貿區(港)的一定基礎。用好海南的發展優勢,抓牢海南的發展機遇,以自貿區(港)建設為契機,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是我們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扎實推進自貿區(港)建設,需要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區(港),需要我們科學規劃區域布局,加快建立分工合理、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產業體系;需要我們實行更加開放的管理制度,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制定實行更加精簡的負面清單,最大限度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序;需要我們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全球維修、郵輪貿易、保稅展示交易等新業態,推動服務貿易轉型升級;需要我們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構建人流、物流、資金流自由進出的開放新高地。
扎實推進自貿區(港)建設,需要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一流的營商環境是自貿區(港)的標配。我們要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加快構建與國際貿易規則相接軌的體制機制;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編制全國最少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探索“多規合一”下的“零審批”;要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證照分離”,調整下放省級管理權限,推動關聯、相近審批事項全鏈條取消、下放或委托;要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國際化、便捷化的政務服務體系,推行企業專屬政務服務新模式;要規范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多元化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和國際化的法律服務機構,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機制;要不斷完善招商政策制度體系,以最好的資源和最好的服務吸引全世界的投資者參與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扎實推進自貿區(港)建設,還要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風險防范的能力決定了開放的能力。自貿區(港)建設必須把防風險放在重要位置,同步考慮、同步推進。我們要建立完善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要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對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進行精準管控;要健全貿易風險防控體系、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和重大風險防控的組織管理體系和應急響應機制,及時解決風險防控中的重大問題;要優化海關監管方式,高效精準打擊走私活動;要建立集中統一的綜合執法體系,提高執法效能;要建立多部門協作的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聯防聯控機制;要實行最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措施,完善房地產調控機制。
面對建設自貿區(港)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加強學習培訓、提升實干本領,堅定信心、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壓茬推進自貿區(港)建設,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向習近平總書記、向黨中央交上一份優秀的答卷!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