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海闊,綠意盎然。
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如約而至,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令人矚目的是,經過一年的建設,博鰲近零碳示范區正式宣告完成從“近零碳”到“零碳”的關鍵跨越,系我國首個以城市更新模式打造的區域零碳示范項目。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玻璃瓶飲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裝;上百臺新能源車輛穿梭其間;嘉賓們品嘗著海南“零碳咖啡”;光能、風能設施遍布全島……從會務用品到交通出行,這些小小的細節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共同構成了博鰲“綠色”的底色。
綠色發展是時代的呼喚。“零碳”既響應了全球氣候變化挑戰,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際例證?,F如今,全球都在探討經濟發展與綠色轉型的平衡,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的建設實現關鍵跨越,打破了低碳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不可兼得的固有認知。
從2019年的11350.1噸,到2025年全面零碳運行。實現零碳排放不僅需要綠電供應和節能措施,還需要可信的綠電溯源系統來保障其可持續供應。因此,每一次的嘗試和成功,都在為博鰲的“綠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梢哉f,此次關鍵跨越,不僅是對碳中和理念的有力支持,讓人們看到了技術在環保領域的廣闊前景,也為未來類似區域建設提供成功的范本,更展現了中國在環保領域的積極擔當,對全球來說都起到示范作用和借鑒意義。與此同時,也充分向世人證明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踐行舞臺。
當然,博鰲零碳示范區建設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作為生態優勢明顯的省份,海南近年來正著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當成最大本錢來抓。而在綠色可持續發展中,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博鰲零碳示范區的成功實踐,讓人們從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潮中,看到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和底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可持續發展永無止境,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海南自貿港在探尋世界“確定性”最優解之路上,仍需不斷深化認識、突破創新,用好用足海南優勢,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
萬泉河邊,天高海闊。我們也期待著,新的“博鰲聲音”能匯聚起更多和合共生、共創未來的強大力量。(南海時評評論員 張嶼洋)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