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博鰲亞洲論壇多年來的鮮明底色。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高端活動中玻璃瓶飲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裝;900余臺新能源車輛,作為穿梭巴士、擺渡巴士在東嶼島內有序穿行在會議茶歇中,嘉賓們可以品嘗到海南“零碳咖啡”母山咖啡及生態茶葉;遍布全島的光能、風能設施持續供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從會務用品到交通出行,博鰲的“綠色”滲透在每一個細節中。這些“零碳”瞬間,一起來看↓
3月24日,博鰲東嶼島上,“零碳Bar”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新海南客戶端記者 李昊 攝
在“零碳bar”內的碳魔方可以回收紙杯、塑料瓶等一次性用品,投入一個塑料瓶可以獲得10個碳幣,累計投入3個塑料瓶,就可以在旁邊的智能咖啡機換取一杯咖啡。新海南客戶端記者 李昊 攝
博鰲東嶼島上,喝咖啡剩下的紙杯,可以做成艾可板廣告牌和桌椅。新海南客戶端記者 李昊 攝
博鰲東嶼島上,塑料水瓶的瓶蓋經過粉碎加熱后,塑性成一個個多彩的鑰匙扣、行李牌等配飾。新海南客戶端記者 李昊 攝
位于博鰲東嶼島的“綠動創趣坊”低碳體驗展區由可回收材料搭建,現場設置了多種互動體驗環節,與會嘉賓可以打卡集印章贏獎品,參與碳普惠行動,感受綠色生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婧 攝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使用的環保筆記本。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婧 攝
低碳體驗展區里瓦楞紙制作的椅子。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婧 攝
年會為進島人員提供新能源擺渡車。新海南客戶端記者 蘇桂除 攝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新能源穿梭巴士行駛在路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