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在儋州市光村鎮永昌居委會周邊的鄉間道路上,羊群在鞭子的驅趕下,有序地行走在道路的一旁。揮著鞭子的是永昌居委會永昌圩村的符樹培。每天早上他就趕著羊群去放羊,傍晚時再趕著羊群回欄。現在正是傍晚,羊群吃飽后,在符樹培“指揮”下,有序避開鄉間小道上過往的車輛。
符樹培趕著羊群走在鄉間道路上。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符樹培是儋州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在2017年12月順利脫貧。在未脫貧前,家庭收入低微,生活十分拮據。符樹培年邁,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收入主要靠他的孩子們外出務工來維持日常生活。“村子里就有人養過羊,可以請教經驗。我本身也會養羊,但當時苦于沒有資金,一直沒有發展養羊產業。”符樹培說,幫扶干部進村開展幫扶工作后,便建議他發展養殖業。2016年他自籌資金4萬元修繕羊欄、購買幼羊18只自主放養,走上通過產業脫貧之路。
“原先的18只羊通過產崽,現在已經有了47只。這幾年我陸續賣出一些小羊崽,給家庭增收。”符樹培說,從2016年發展養羊產業以來,家庭收入逐步增加。目前,他主要以出售乳羊為主,每年收入約2.5萬元。
符樹培趕著羊群走在鄉間道路上。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幫助貧困戶要結合他自身的實際和發展意愿來開展產業幫扶工作。”符樹培的幫扶責任人符卓雪說,起初,幫扶干部到符樹培家中了解其家庭情況后,考慮到他年齡大了,不適合外出務工。因此,在結合他有養殖經驗的基礎上,加上他個人的意愿,便建議他發展養羊產業,購進母羊和羊崽在村子周邊放羊,通過發展產業脫貧。
“駐村扶貧工作隊很辛苦,我們的教育扶貧資金和危改資金沒少麻煩他們走動。有了他們的幫助,許多問題都得到解決。”符樹培說,駐村扶貧干部除了要做好“三保障”外,還鼓勵貧困戶轉變思想,靠自己雙手實現脫貧。“幫扶干部經常到家里對我說,你要發展產業,有了產業作為支持,收入就有了保障,家庭生活就會越過越好的”。
符樹培說,今年年底有羊可以賣出,再加上政府幫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發展產業,年底有分紅,這又是一筆收入。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儋州12月19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