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升級“秘訣”
借鑒“新加坡模式”推動產業升級
■商報全媒體/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常珊珊文/圖
新加坡地處馬來半島最南端的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呈菱形的島國,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無地震、無臺風、無四季,雨水充沛,氣溫適宜……從空中俯瞰,這個島國猶如一顆綠色的寶石,在馬六甲海峽閃耀著燦爛的光彩。
干凈和蔥綠已成為新加坡的特色,既讓國民擁有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又吸引外商進行大量投資。通過制定嚴格的法律、精細化的管理使新加坡成為花園城市。
大到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政策、電子政務的率先推行、組屋的建設與分配方案這些治國方略,小到樓宇的立體綠化技術、大學里每一排課桌下面為每個位置配備充電插頭的具體做法……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這個國度創新的活力和便利。
高新科技推動傳統物流產業升級
靠水吃水,一直以來,新加坡憑借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目前,物流業已經成為新加坡的支柱產業,新加坡港的吞吐量也一直名列世界各港口前列。
“高新科技推動傳統物流產業升級,盤點一行的貨物之前需要花費1天時間,而現在使用了自動化室內盤點無人駕駛機,僅僅需要12分鐘。”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一行在新加坡葉水福集團供應鏈城參觀時,葉水福集團企業發展兼互聯互通項目總監陳順利說。
陳順利介紹,葉水福集團是新加坡最大的本土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亞太地區眾多全球知名品牌的區域供應鏈合作伙伴。供應鏈城里面建設的智能貨倉高達50米,全自動存儲和檢查系統的托板儲存量高達66624個。以前傳統系統取出1個托板需要3分鐘,而全自動托盤倉儲系統在1小時內可以取出450個托板,大幅度提高運營效率。
新加坡物流行業目前基本實現了整個自動化運作過程,大都設有高技術倉儲設備、全自動立體倉庫、無線掃描設備、自動提存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設備,以此促進了物流效率的提高、運輸成本的降低和貨物吞吐量的增加。
政府主導和引進利用外資成轉型秘訣
新加坡的物流規模在亞洲是位于前列的,因此物流業在新加坡是經政府大力支持的行業。
政府支持物流行業發展的政策,主要有稅收優惠、設施建設、電子政府建設投入、研究經費的資助和提供各項教育與在職培訓計劃。其中,電子政府建設投入主要體現在,物流涉及的一些政府環節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解決,使用“貿易網絡”,實現無紙化通關,涉及貿易審批、許可、管制等通過一個電腦終端即可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體現在,建設有一流的機場和港口。如新加坡樟宜機場目前是亞洲的第四貨運機場。
外資在新加坡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目前,有來自歐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國企業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設立了分支機構,其中60%的投資者在新加坡設立了其區域總部。據統計,在新加坡的GDP中,有42%由跨國公司創造。
引進外資,新加坡有自己一套做法。它有一個經濟發展局,負責向全球推銷新加坡,招商引資。還在美歐等世界各地常設招商引資機構,派駐“精英”,長年累月搜索信息,走訪名企高層主管,說服投資者到新加坡投資。同時,它也非常注重修內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不同行業制定不同引資政策,并且在不同時期靈活調整政策,從而幫助本國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海南可考慮發展成通往全球的海空交通樞紐中心
橫河機電(亞洲)有限公司終身名譽總裁、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賴涯橋表示,對于引進并做強做大做優的產業,新加坡時刻瞄準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抓住產業發展機遇不斷進行產業升級。
賴涯橋指出,海南目前現代物流業的深度和廣度都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工商業的產品和服務還需要強化自己的品牌。海南應該充分利用資源來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
海南物流的發展應通過現代科技的應用,在貨物存儲、裝卸、通關等各個環節提高效率,以增加物流行業的競爭力和對外界客商的吸引力。新加坡的優點就是廣收世界各地的人才,新加坡的工商貿易體系發展迅速,每年都要到海外知名大學去招收各地應屆畢業生到新加坡來就職。海南在這點上可效仿新加坡,到海外吸收精英人才,把精英人才帶到海南島。同時也可以推動海南建立一個適應外國人的環境,這樣就可以在人才交匯的過程中推動整個物流業的發展。
賴涯橋教授建議,海南可以建立全面價值鏈運作體系并輔以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和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可考慮發展成通往全球的海空交通樞紐中心,配合促進增值性以高科技為主的產業政策,并推廣重視文理科技的文化社會氣息,發展成為更接近全球的人才創新創意新天地。
相關圖解>>>
媒體聚焦>>>
【南國都市報】新加坡自貿港建設發展啟示:“無中生有”的經濟強國
【三亞日報】感知新加坡營商環境 從“投資者夫人的視角”看問題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