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探討
南國智庫/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 聯合課題組
前 言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沖擊,南國智庫與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組織省內醫學院校有關專家學者,成立《海南自貿港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問題探討》聯合課題組,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醫療保障和救助體系、醫療衛生物資保障體系、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海南自貿港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問題探討》課題組成員簡介
曾 渝 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院長、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聯合課題組組長
蘇玉菊 海南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
馬金輝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 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研究員
張東獻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
黃小玲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
王勇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南國智庫研究員、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研究員
劉 靜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研究員
徐瓊花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研究員
鐘 麗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講師、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副研究員
陳燕瑩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講師、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副研究員
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探討
黃小玲 教 授
劉靜 副教授
黃小玲
劉靜
隨著全球公共衛生狀況不斷變化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暴發,加強醫療衛生人才尤其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已成為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提升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的重要治理措施。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旅游產業不斷升級,國際醫療旅游、康養等健康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流動人口及入境旅游人數與日俱增。因此,頻發、新發傳染病及跨境公共衛生風險是海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面臨的新挑戰,對海南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重點梳理了2010年以來海南醫療衛生專業人才數量及其變化情況,結合公共衛生服務需要,探討目前海南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中可能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為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助力健康海南建設。
一、海南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現狀
新醫改以來,隨著政府對醫藥衛生財政投入的不斷加大,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海南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數量整體上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海南省衛生人員總數由2010年的51985人增加至2018年的81376人,年均增長率為5.76%,平均每年增加3674人。執業(助理)醫師人數由2010年的14456人增加到2018年的22278人,注冊護士有由16319人增加至29959人,年均增長率分別為5.55%和7.89%,醫護比由2010年的1:1.13提高至2018年的1:1.34。
從醫院角度看,2018年海南省醫院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9447人,較2010增加了69.12%。從基層醫療機構角度看,海南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技術人員數由2010年的1102人增加至2018年的2861人,年均增長率為19.95%;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在2018年達到9109人,較2010年增加了2744人,平均每年增加350人左右。從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角度看,海南省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由2012年的3937人增加至2018年的5504人,年均增長率為6.63%。
二、海南省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地區分布不均衡與結構失衡并存
2017年,海南省城市地區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為13.65人,農村地區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為4.10人,其中,城市地區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4.63人,農村地區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1.43人,提示海南省衛生人力資源的配置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存在較大差距。根據2018年有關統計資料,全省衛生技術人員中,41%集中在海口市,三亞市占11%,其他縣市所占比例較小。2018年海南省衛生技術人員中,醫院所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量占全省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62%、基層占29%,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僅占8.6%。截至2018年底,海南每萬人口全科醫生1.45人,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22人,每千農業人口村衛生室人員數為1.09人,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4人。由此可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同樣存在衛生技術人員不足,特別是全科醫生、公共衛生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缺口較大,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
(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待提升
一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公共衛生領域存在防治分離、重治療輕預防等現象,導致基層衛生人員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重大公共衛生及傳染病防治服務項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服務意愿等認知較為局限。二是目前的臨床醫學和護理等專業人才缺乏重大公共衛生及傳染病防治實際操作能力的實踐和實訓,且公共衛生人才存在邊緣化和流失等現象、總體數量嚴重匱乏,重大公共衛生及傳染病防治的服務能力差強人意、難以發揮多學科在疾病防控中的聯合優勢和作用。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團隊由于各崗位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協作性不夠,大大影響了團隊的整體服務效率。
(三)人才培養模式難以適應“健康中國”和“健康海南”建設需要
目前,海南現有的公共衛生教育與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與“具備國際視野、豐富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差距較大。此外,學歷教育與崗位技能培訓未能有機結合,難以緩解實用型人才不足等問題。
三、對策建議
(一)搭建動態評估和預測分析平臺,科學指導衛生人力資源配置。
衛生人力資源是稀缺資源,合理和優化配置尤為重要。首先,要運用科學方法(如洛倫茲曲線、泰爾指數、基尼系數等),從地理和人口兩個角度準確評估海南衛生人力資源的公平性,不斷縮小海南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衛生人力資源的差距,切實提升全省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其次,由于海南流動人口對醫療服務需求具有季節上的波動性,為此,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創新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科學方法。一是在傳統以常駐人口為基礎的衛生人力資源數量測算方法上,引入流動人口及其疾病因素(即合理的冗余因素)以精準分析其對衛生人力資源需求波動的影響,同時正確處理好旺季和淡季之間衛生人力資源資源的合理安排和調配,在解決人員不足問題的同時,也要避免人才的重復浪費。二是完善海南大數據平臺和技術,完善來瓊候鳥人群、國內旅游人群、入境旅游人群的往返時間、健康狀況及其醫療服務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匯聚,暢通共享開放渠道,引導和推動大數據在我省衛生人力資源精準配置中的作用。三是進一步測算不同領域或不同專業的衛生人力資源配置需求。
(二)發揮五大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優勢,輻射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協同服務能力。
一是通過醫聯體、醫共體的建設,充分發揮海南“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優勢及輻射作用,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和良性互動,以優化整合醫聯體或醫共體系統內優質衛生人力資源,提高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的醫療水平。二是根據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同崗位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構建分工明確、協同服務的基層全科健康服務團隊,提高整體服務效率。三是增加各級醫療機構公共衛生人才和健康管理人才數量,既有利于平時醫防結合,又為戰時儲備防疫人才,建立起″平戰結合″的人才隊伍。
(三)強化健康管理師在基層公共衛生防控體系的作用,有效緩解公共衛生領域應用型人才短缺等問題。
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咨詢指導和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等工作的人員。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健康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被列入在內。近2年內海南已培養了一批健康管理師,充分激活和利用這些健康管理師在基層公共衛生防控中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短缺,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一是健康管理師的重點服務對象包括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這些人群都是傳染病的高危人群。在傳染病發生前,通過健康管理師監測評估其服務人群的健康信息,以便及時發現風險因素,及時上報,提前預警。二是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監測中,可通過健康管理師開展癥候群、資源、信息以及輿情監測分析和解釋,使處在決策和應急崗位的人員及時掌握信息,有針對性地采取干預行動,將危害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三是建議健康管理師參與疫情防控方案的制定和事后的健康管理服務中。健康管理師不僅掌握醫學知識、預防知識、信息管理學知識,同時還掌握心理危機干預知識、運動干預知識、營養知識等。在疫情防控方案的制定和后期病患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務中都需要健康管理師的介入,更好地推進防疫工作的開展。四是在疫情結束后,健康管理師可以繼續系統地收集與事件有關的信息,以總結防控經驗教訓,為后續調整公共衛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據。
(四)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
一是支持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開設公共衛生和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擴大招生規模。二是推行“訂單培養”模式,根據社會需求適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有效緩解社會需求與現行教育脫節的矛盾。三是依托高等院校和有關社會組織和機構的優勢資源,強化在職衛生人員的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在崗培訓。面對新發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趨頻發,應盡快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
(五)發揮政策、地緣和自然資源優勢,深化海南醫學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是秉承全球健康理念,探索和創新醫學教育的國際合作機制與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醫學人才。二是對標醫學教育國際標準,積極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進一步提高醫學教育質量。
(本文撰稿人:黃小玲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劉靜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研究員)
背景資料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社會與經濟帶來沖擊,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傳染病防治還存在很多系統性的問題。海南建設自貿港,如何筑牢更加安全的防疫體系,筑牢世界頂級“防護網”,為社會與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是一個重大、緊迫的課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就表示,本次疫情過后國家應該大力加強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領域供給側的全面改革,解決該領域方向性的問題、系統性的問題、基礎性的問題。
本次研究南國智庫將聯合海南健康產業研究院,組織國內頂尖專家進行專題研究,對標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的公共衛生防疫建設情況,對海南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在研究和發布海南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的同時,南國智庫將和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一起組織國內專家,為海南各級政府提供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建設規劃方案。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