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月1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昊)1月14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海南省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就《海南省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目前海南省的排污許可證核發情況如何?
答:自2017年開始,海南省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要求開展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每年均下發《關于做好排污許可證申報核發工作的通知》,同時結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全面掌握各行業需核發排污許可證的企業底數;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還組織技術隊伍親赴19市縣局現場指導,以試點企業為模板,指導各市縣局如何高效開展核發工作,并編制核發要點和模板,提高市縣局核發質量;從7月份開始,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每月通報各市縣核發進度完成情況,并針對核發進度較慢的市縣開展專項督導。
截至目前,海南省先后完成了火電、造紙、水泥、石化、水處理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除此之外,海南省還自加壓力,將特有的檳榔加工業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范圍,共核發33個行業546個企業排污許可證。
問:實施排污許可制度,企業主要承擔什么責任?
答: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厘清政府、企業之間的責任,政府對企業不再進行“家長式”和“保姆式”監督把關。結合環境治理體系和監管執法改革理念,實施排污許可制后,企業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依法承擔防止、減少環境污染的責任;(二)依證落實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其他環境管理要求,自主管理排污行為的責任;(三)通過自行或委托開展監測、建立臺賬記錄、按期報告持證排污情況等自證守法的責任;(四)依法依證進行信息公開的責任;(五)當產排污情況等發生變更時或排污許可證到期應自行申請變更或延續的責任等。
問: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如何推進排污許可證全島覆蓋,會有哪些舉措?
答: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要求,2020年要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將通過印發工作方案、分行業舉辦培訓班、開展清理整頓等工作,并采取對企業主動幫扶指導、對各市縣局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確保實現排污許可證全島覆蓋。
問:近年來,海南省在排污許可證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績?
答:自2016年3月份以來,海南省積極開展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力推進排污許可證試點工作。海南省環科院牽頭完成了《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石化行業》(HJ853-2017)的編制工作,這是海南省承擔制定的首個生態環境領域的國家標準。
二是做好核發工作,確保完成核發任務。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工作部署,核發完成33個行業546張排污許可證,均提前完成生態環境部的年度核發工作任務。
三是開展證后執行情況評估。組織開展石化化工、造紙、火電、水泥、平板玻璃、水處理、屠宰及肉類加工等典型重點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后實施情況評估工作。
四是組織開發海南省的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固定污染源“一張圖”展示,并與自行監測、固廢管理等系統關聯,實現數據共享,開發自動生成排放口信息化標志牌功能,要求各企業統一安裝帶有二維碼的標志牌,方便監管部門開展移動監測、移動執法工作。
五是制定特殊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技術規范。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檳榔加工行業污染防治意見》要求,加強檳榔加工行業環境監管和標準化建設,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海南省檳榔加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目前已經全部完成檳榔加工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
六是積極開展排污許可證后專項執法檢查。對8家違反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的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共計罰款340余萬元,通過排污許可證專項執法檢查及典型案例的查處工作,要求企業務必做到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大幅的提高了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