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全媒體/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常珊珊文/圖
自由貿易港作為一國經濟開放的窗口,是貿易自由化的最高表現形式,對于區域及全球經濟的引領作用非同一般。放眼全球,以新加坡、中國香港、紐約港為代表的自由貿易港均是全球的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短短的54年,從一個國內資源缺乏、市場有限的殖民小島,飛躍成為個世界最具競爭力和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成功發展的奇跡令世界矚目。經濟騰飛的秘訣使世人關注,日前,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有幸受海南省委宣傳部的組織赴新加坡學習,有機會對其經濟騰飛的歷程和經驗進行探尋……
“新加坡模式”開啟自貿港歷程
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獨立的新加坡如同被上天拋棄的孩童,不僅受困于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短缺、工業基礎薄弱等內在因素,還要面對強敵環伺的外部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什么樣的生存發展道路成為新加坡當時最重要的問題。新加坡的掌舵人李光耀開創屬于自己的“新加坡模式”。
1969年,新加坡以通過《自由貿易區法》為標志,開始自由貿易港建設歷程,裕廊工業區的裕廊碼頭成為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此后,新加坡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愈加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寬松的開放政策環境,并配以投資、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服務,一舉成為全球制度最完善、開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貿易港。
據了解,在集裝箱運輸在世界上逐漸興起之際,新加坡就抓住機遇,開始大力興建集裝箱專用泊位。通過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裝箱專用碼頭,配合積極的集裝箱中轉政策,并與政府當局和相關行業緊密協作,新加坡港迅速發展,轉變成為地處東南亞的集裝箱國際中轉中心,極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裝箱運輸系統的整體效能,成為國際航運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這是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的最大特色。
新加坡港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共有250多條航線來往世界各地,約有8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種船舶日夜進出該港,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艘船舶進出。一年之內相當于世界現有貨船都在新加坡停泊了一次,所以新加坡有“世界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之稱。
新加坡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之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資深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海外專家委員會主席周衛國教授介紹,1950年前的港口,是新加坡第一代港口,其功能主要為海運貨物的轉運、臨時存儲以及貨物的收發等;到了20世紀50至80年代的港口,是新加坡第二代港口,除了直接為客戶提供貨運、裝卸服務以外,還在運輸和貿易之間形成伙伴關系,同時建立比較密切的聯系。第三代港口加強了與所在城市以及用戶之間的聯系,使港口的服務超出以往的界限,成為貿易的物流中心,經營管理更富于主動性:第三代港口的發展伴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出現面向商業流通、面向全球供應鏈功能的擴展,形成了世界全程運輸的服務中心和國際商貿物流基地功能。
第四代港口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改變集裝箱運力。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大型化、深水化、專業化的航道與碼頭設施。第五代港口以國際陸港、支線港和設在內陸的港區為子港,形成母港與各個子港聯合經營的子母港群。樹立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建立“港口連鎖店”的創新思路,為港城融合的智慧信息技術的創新實踐的第六代港口概念奠定基礎。
周衛國介紹,目前新加坡境內共有7個自貿港,它們都以圍墻與外界隔離,進出自貿港的通道由海關查檢站管理,進出人員和車輛都必須接受檢查。
周衛國表示,轉口貿易升級為海洋經濟服務業,船舶修理業升級為海洋鉆井設備制造業,旅游業升級為MICES綜合度假勝地,金融業升級為現代金融服務業,外向型加工升級為輸出型工業園區,組屋社區建設升級為輸出型生態城市,垃圾處理升級為清潔能源水資源產業等,這些都是新加坡近年來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之路。
海南在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方面有五大優勢
周衛國指出,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三條,一是法治社會,二是“好公民”價值觀念,三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共管理責任。在他看來,海南在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方面有五大優勢。第一是政治優勢。第二是經濟優勢。中國的經濟目前進入供給側方面的深化改革,需要從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向精細化、高質量的方向轉型。這個時候,海南作為全國第一個以省為單位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經濟上是有優勢的。第三是社會優勢。因為海南不是海南人的海南,海南是中國人民的海南,海南是全世界將近8000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關心的海南,海南在社會人文方面的優勢是很明顯的。第四是科技優勢。目前中國北斗衛星,包括海南的衛星發射基地,還有5G作為平臺的一個先進經濟模式,這些在海南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可以從頭開始。第五是海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區位優勢。這是其他相關的自由貿易區不具備的。
周衛國教授建議,海南要加大教育改革發展力度。光靠本地的大學是不夠的,要吸引世界上著名的大學,特別是和海洋經濟、自由貿易有關的學科師資隊伍、研究項目在海南落地。海南要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黨政機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要從經濟管理向公共管理轉型,再從公共管理提升到公共服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中國高級管理培訓中心主任顧清揚表示,海南在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過程中,產業發展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以現代服務業為例,海南除了發展生活類、消費類的服務業,還可以重點發展金融融資等生產類的服務業。海南可以發展海事仲裁、知識產權交易,這些產業不會污染綠水青山,又有很高的附加值。把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結合起來,才能具有更大的魅力。
相關圖解>>>
媒體聚焦>>>
【南國都市報】新加坡專家學者建言:“和土地談戀愛”尋找海南獨特魅力
【三亞日報】感知新加坡營商環境 從“投資者夫人的視角”看問題
原標題:取經新加坡發揮海南優勢:自貿港建設,要做好“特色”文章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