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山”理念 引領綠色發展
——六論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六次全會精神
海南日報評論員
“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即使再多GDP再多稅收也堅決不上。”近日召開的省委七屆六次全會,對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再次作出明確部署,要求全省上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發展的最大本錢。我們要按照省委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精心呵護最大本錢,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更進一步,為全國作出表率。
生態興,則文明興。過去一年,海南牢固樹立、全面踐行“兩山”理念,把精心呵護優良生態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來抓,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抓手,深入落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30條決定,狠抓生態環境整治,努力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不過,與國外先進地區相比,我們仍有差距,環保設施仍不完善,治理能力仍待提升。面對短板,唯有堅定“兩山”理念,以更大努力實現更大作為,才能扛起生態擔當,引領綠色發展。
踐行“兩山”理念,引領綠色發展,要持續抓好環境整治,及時補齊生態欠賬。生態環境好,并不意味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就是“鐵板一塊”。只有把短板及時補齊、把基礎切實打牢,才能集聚優勢、更好前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為此,我們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海岸帶整治,完善城鄉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加快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聯動機制,以最嚴的措施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踐行“兩山”理念,引領綠色發展,要加快健全保護機制,筑牢堅強制度屏障。制度建設,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目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大多與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有關。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就要以“多規合一”為引領,做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頂層設計。具體而言,要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創新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完善國有自然資源使用制度等,切實扎好制度“籠子”。
踐行“兩山”理念,引領綠色發展,要積極培育環保意識,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生態文明建設就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一方面,要變革生產方式,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現代服務業、熱帶高效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另一方面,要革新生活方式,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禁塑令”,逐步淘汰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包裝物等,杜絕“白色污染”,讓生活更綠色。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保護生態環境,必須摒棄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態,多算全局賬、長遠賬、民心賬、政治賬,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定力和自覺,堅決做到“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舉“兩山”旗、走“兩山”路,就一定能夠扛起責任擔當,讓青山常在、讓清水常流、讓空氣常新,建設好美好新海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