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制度創新 創造“海南經驗”
——三論學習貫徹省委七屆六次全會精神
海南日報評論員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了特別強調,要求海南在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中先行先試、大膽探索,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省委七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 為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打下堅實基礎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樣十分注重體現以制度創新為引領,要求把制度創新貫穿自貿區建設的各領域各環節。
制度創新,不僅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區的先手棋,也是檢驗海南自貿區建設成效的試金石。一年來,海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僅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就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極簡審批”改革入選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接二連三、相繼推出的制度創新,破除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老黃歷”,立起了激發活力的新規則,更讓制度思維日漸成為一種基本思維,讓人們對海南自貿區建設有了更穩定的預期。但也應看到,亮點絕非終點,而是追求更好成績的起點。海南要在制度創新上實現更大作為,還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下足硬功夫。
狠抓制度創新,需要聚焦重點、落實落細。制度創新,涉及到方方面面,抓住重點,往往能夠以點帶面,達到“落一子而活全局”的效果;反之,撒胡椒面,看似面面俱到,實際分散了力道,難以持續深入。省委確定并推進12個方面制度創新工作,《意見》將各領域的制度創新進行了具體化、項目化,就是要通過“劃重點”,讓制度創新更有方向感。對照“任務圖”,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實現制度創新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具體化,具體項目責任化,才能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突破,一茬壓著一茬推進。狠抓制度創新,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制度創新,不是為創新而創新,如果不解決實際問題,不滿足現實需求,沒有了靶向、失去了準頭,難免會凌空蹈虛。知屋漏者在宇下。鎖定、解決“堵點”“痛點”“難點”,不能悶在屋子里翻材料、想對策,而要邁開腳、沉下去,深入企業、深入基層,從群眾遭遇的問題中剖析機制的“短板”,從企業辦事遇到的困難中查找體制的“瓶頸”。接足地氣,深入研究,分類施策,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需求就滿足什么需求,各項創新性制度才能立得住、行得通、推得開。
狠抓制度創新,需要及時做好總結、提煉經驗。制度創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不僅要勇于實踐探索,還要善于總結提煉;否則,不經反復實踐、沒干充分就急于制度化,很容易做成“夾生飯”。呵護那些剛剛破土而出的創新“秧苗”、基層探索,使之茁壯成長;及時總結梳理各領域的創新舉措、鮮活經驗,使之固化為制度;根據發展的要求和實踐的發展及時調整,使之再一次升華……惟其如此,才能推動制度創新水到渠成、果熟蒂落,不斷由一地走向全省乃至全國。
改革無止境,創新無窮期。創新所達到的,往往都是抵達自然中本有的路徑;創新所突破的,常常都是人類自設的藩籬。思想再解放一些,思路再開闊一些,力度再大一些,就一定能在制度創新上邁大步,不斷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海南自貿區建設上跑出加速度,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筑牢制度保障,為國家積累更多“制度財富”,為全國創造更多“海南經驗”。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