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評| 巴黎圣母院大火令人嘆息 “天道有輪回”說辭太不該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悲傷的時刻。

              當?shù)貢r間15日下午,法國巴黎圣母院突發(fā)嚴重火災,現(xiàn)場濃煙滾滾,火勢竄天,哥特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

               即使你還不怎么了解巴黎圣母院,也不妨礙你這時再來欣賞它昔日之魅力。  

            ↓↓↓

            巴黎圣母院夜景

             昔日的巴黎圣母院穹頂

             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在此次大火中也遭受損壞。

               在這場人類文明共同的災難面前,媒體紛紛發(fā)聲悲嘆  

              巴黎圣母院起火:這是一場文明的劫難  

              這無疑是一場文明的劫難。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里嘆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可這終歸是穿鑿曲解。而今,在巴黎燃起的這場火,卻非文學化想象,而是殘酷的現(xiàn)實。它燒毀的,是一座800年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也就是說,巴黎圣母院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卻沒躲過這次火災。

              從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到巴黎圣母院火災,這些文明之劫,總是來得這樣突然。在《巴黎圣母院》里,雨果寫道:“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shù)遭受了什么樣的摧殘?關(guān)于這一切,關(guān)于古老的高盧歷史,關(guān)于整個哥特式藝術(shù),現(xiàn)在還有什么存留給我們呢?”心慟之余,唯有祈盼:但愿這些文明瑰寶少些被摧殘,但愿那些文明藝術(shù)真的永存世間。(新京報 佘宗明)

            4月15日,在法國巴黎,人們圍觀著火的巴黎圣母院。新華社發(fā)(亞歷山大·卡曼 攝)

              網(wǎng)友亦為之心痛  ……  不過,一些留言讓人憤怒  

              ↓↓↓ 央媒發(fā)聲了↓↓↓  

              國恥不能忘卻 但不應該落井下石  

              有網(wǎng)友表示,法國巴黎圣母院火災讓他們聯(lián)想到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的圓明園,還有人對巴黎圣母院的焚毀幸災樂禍。

              事實上這兩件事真的有什么可比性嗎?圓明園毀于戰(zhàn)亂和野蠻,是歷史的傷痕;而巴黎圣母院此次火災事故是和平時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遺憾。兩者的相同之處恐怕只因為它們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它們的消失同樣是全人類的損失。

              那些拿因果報應來說事的人,其實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怪。文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管是圓明園還是巴黎圣母院,它們都凝聚著藝術(shù)工匠們的智慧結(jié)晶。如今巴黎圣母院被焚毀,不僅僅是巴黎人民、法國人民的損失,更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從今往后,巴黎圣母院的倩影將只能永遠留在到過此處人們的腦海與相片中。

              文明需要人們銘記,歷史也需要人們銘記,不能用某些幌子來遮蓋歷史,但也不應該打著歷史的名義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牢記歷史并不等于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前行。愛國沒有錯,但請保持理智。(央視網(wǎng)評論員 李雪菲)

              媒體譴責“落井下石”行為  

              【巴黎圣母院大火:理解“無感”,但別叫好】  

              同大多數(shù)網(wǎng)友一樣,我未曾去過法國,未曾親眼看到過這座建筑的巍峨與精致,甚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也只是看過開頭便放棄了。對于這座建筑中所蘊含的信仰、所承載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所鐫刻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大多遺忘在大學課堂上。

              所以,很多網(wǎng)友所表達的“無感”,其實不難理解。這些人并非冷血,只是由于人生體驗的局限,對于遙不可及的火災,無法產(chǎn)生足夠的“共情”。即便知道,這座建筑歷史很久遠、價值很寶貴、對法國人很重要,但實在是太過遙遠、太過陌生,除了可惜之外,似乎再也難以“更悲痛”。

              這讓我想起一個或許不太恰當?shù)念惐龋鹤罱业哪棠讨夭。诓〈采弦呀?jīng)昏迷了數(shù)日,我請假回家照顧,每每呼喚昏迷著的奶奶,都忍不住落淚。爸爸、媽媽、姑姑也都日常紅著眼眶。這幾日,有不少親戚來來往往。除卻老姨拉著奶奶的手叫著“姐姐”,哭了許久。多數(shù)人只是在病床旁站立一刻,問了問病情,便匆匆離開。

              他們難道就如此冷漠?不是的。他們與眼前這位病榻上的老人沒有真正一起生活過,在人生過往中,這位長輩只有過年過節(jié)時打過照面而已。要求他們?nèi)缥覀冞@些親人一般,24小時守在病床前,如我們一般心痛、哭泣不止,這是強人所難。

              

            ▲社交平臺網(wǎng)友部分留言。

              在現(xiàn)場照片中,一個細節(jié)令人動容,在火災現(xiàn)場,巴黎市民沒有人舉起手機拍攝,他們只是或站著或跪著,或唱起圣歌或默默祈禱,火光映照著他們虔誠的目光。在這目光里,火光中的巴黎圣母院仿佛一個將要離去的親人。

              所以,面對被燒毀的巴黎圣母院,那些祈禱與痛心者,絕非惺惺作態(tài)的“圣母”,他們所產(chǎn)生的“共情”也不是什么虛情假意,很多人是真的心碎了。

              而那些坦言“無感”的人,也并不是一種惡。他們只是由于經(jīng)驗的缺失而妨礙了情緒的產(chǎn)生,他們不必因此受到額外的指摘。

              隨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開放、包容,我們對外界的認識越來越豐富、細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更多的知識和體驗,萌生出對他者文明的共情。

              可是,無法否認,在復雜的輿論中,確實存在一種惡,那就是不合時宜地“幸災樂禍”。

              這些人像是在病床前或葬禮上的嬉笑者,把文明和體面都拋之腦后,甚至將他人的災難看作一種“同態(tài)復仇”,這樣的狹隘與偏激,與文明相悖,與時代錯位。  

              ▲悲傷的人們。我們視頻拍者:田野

              的確,自私是人的一種天性,放任這種天性甚至為這種天性辯護、叫好,是“叢林時代”的野蠻行徑;而人類文明恰恰是在對抗這種叢林法則,是用“惺惺相惜”的共情和“推己及人”的理智,建立起社會賴以運行的基本原則。

              在如今這個萬物互聯(lián)的“地球村”里,塑造一個理性和文明的“自我”才是自愛的首要條件,也是與人交往的前提,封閉、隔絕、自大,則只會把自己困在一種虛幻的泡泡當中,除了自我陶醉外,難以他人贏得真正的尊重。

              巴黎圣母院被燒毀——在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我們是旁觀者,也是親歷者。我們以怎樣的態(tài)度看待文明的隕落,也反映出我們自身的文明程度。所以,理解一部分人的痛心,允許一部分人的無感,但請別不合時宜地“叫好”。(新京報 孟然)

              這次大火帶來的悲劇,也引起媒體反思文物保護之路  

              【新華國際時評:卡西莫多在哭泣】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承載著世界共同的記憶。文物的損毀伴隨著文明記憶的消殞,令人痛惜。全球范圍內(nèi),文物保護都是重要課題,面臨嚴峻挑戰(zhàn)。不少文物使用易燃材料,不少博物館設施陳舊、保護力度不足,更不用提戰(zhàn)亂地區(qū)博物館和文物遭到的洗劫和損毀。

              

            這是2018年9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拍攝的火災后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新華社發(fā)

              猶記得2018年9月那場大火,將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的國家博物館主體建筑幾乎完全燒毀,2000多萬件藏品只剩10%,巴西人200年的集體記憶幾乎被“一刀切除”。一個細節(jié)是,事發(fā)時博物館的消防栓竟然沒水,消防員只能臨時從河里抽水滅火……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同樣暴露出法國文物保護的弊病。如此重要的文物古建,又包含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理應提前做好防火預案,杜絕一切安全隱患。相對疏松的管理和一時的大意,都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4月15日,在法國巴黎,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讓這座教堂不僅成為巴黎地標,也成為法國文學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標。那哥特尖頂,入過多少畫作詩篇,成為多少文藝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引發(fā)多少流連徜徉和深沉喟嘆。多少人曾為卡西莫多的命運流淚,多少人又曾在此留下美好回憶和夢幻體驗。

              歷史長河中的文物,在世代更替中能夠幸存至今的,都彌足珍貴,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一路走來的寶貴足跡。它們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們用更先進的手段、更專業(yè)的技術(shù),更智慧的途徑加以呵護。而這,既需要資金支撐,也需要科學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從巴西國博大火到巴黎圣母院損毀,每一次文物歷劫都應給我們警示。與時間賽跑,加強文物安全管理,推動文物數(shù)字化保護,留存文明記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不能讓歷史從此只存在于回憶、夢境、照片和視頻。要讓文物保持生命力,與時代共同前行。期待巴黎圣母院的重建與新生,祈愿文物遠離災難,人類文明生生不息,永續(xù)流傳。(韓梁)

            警鐘長鳴

            只愿悲劇不再發(fā)生

            責任編輯:韓慧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最熱評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shù)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999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