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4月21日消息(記者 林文泉 實習生 黃舒文)農業種植行業中,種植戶最怕的就是遇到畸形果,比如茄子只有雞蛋大小,或者長相怪異,根本無法銷售賣錢。近期,在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龍頭下村租地種植茄子的阿良就遇到這樣的糟心事,其種植14畝茄子多數為畸形果,損失14萬多元。目前,秀英區農業部門介入調查,幫助種植戶挽回損失。
部分畸形果被摘除丟棄在地里。記者 林文泉 攝
14畝茄子多數為畸形果農戶損失慘重
近日,種植戶阿良向記者反映,他和朋友在2024年5月份租下了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龍頭下村65畝地,打算種植茄子、西瓜、辣椒等。同年11月底,他整理了24畝地準備種植茄子,其中14畝在大棚內,剩余10畝地沒有大棚。
“為了避免全軍覆沒的風險,兩塊地找了兩家種苗公司供貨。”阿良說。在大棚內種植的14畝地,是找海南澄邁農之子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澄邁農之子農業技術公司)供貨,共15600株茄子種苗,單價為1.2元/株,共計18720元;在露天種植的10畝茄子,是找另外一家種苗公司供貨。
種植戶阿良看著地里的茄子畸形果很是無奈。記者 林文泉 攝
阿良介紹,從2025年2月中旬開始,種在大棚內的茄子開始第一批掛果,發現多數茄子為畸形果,而種植在露天的茄子卻掛果良好。隨后多次向澄邁農之子農業技術公司反饋情況,按照該公司要求,將大棚去膜,澆水施肥等,可如今第二批果已經成熟,發現還是畸形果居多。
日前,記者前往阿良種植地進行查看,發現種植在大棚內的茄子長勢很好,但地面卻丟棄大量長相奇怪的茄子,同時茄子樹上掛著的茄子,也多數長相奇特,個頭相對不大,色澤為紫色中泛白,有的自然彎曲,有的短小。而在大棚旁邊種植的10畝露天茄子,不僅長勢良好,掛果正常,茄子色澤為紫黑色,個頭有15厘米左右。
“目前,種植在大棚內的茄子,還沒有進行過銷售,但投入已經累積14萬元,真是損失慘重。”阿良無奈地說。
部分茄子畸形果外形像是鵝蛋。記者 林文泉 攝
種苗公司回應可能是種在大棚所導致
阿良種植的兩片茄子地緊鄰,施肥、澆水、種植方法均是一樣,為何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阿良懷疑是種苗出了問題,隨后記者陪同阿良前往澄邁農之子農業技術公司了解情況。
澄邁農之子農業技術公司吳經理對此表示,2月中旬接到阿良反饋的情況后,就開始介入指導其種植茄子。因為這些種苗選用長豐8號雜交一代茄子種嫁接砧木,不適合種植在大棚內,這樣會影響茄子生長、開花和掛果。
吳經理表示,2月份的時候,他要求種植戶將大棚的薄膜拆除,拆除費用各自承擔了一半,即3850元,并告誡種植戶要澆水和施肥等。
隨后,吳經理與記者來到種植戶阿良的茄子地頭,其查看了一圈后表示,第二批掛果的茄子也多數是畸形果,沒有商品性,無法銷售賣錢。造成這一情況,可能是這個品種的茄子確實不適合種植在大棚,雖然后期進行挽救,還是沒法改變多是畸形果的結局。
吳經理表示,這個品種的茄子苗還有多人進行購買,但都是露天種植,長勢和掛果良好。種植戶在購買種苗的時候,他有介紹該批種苗不適合種植在大棚。
種植戶阿良則表示,并不知曉這批種苗不適合種植在大棚,自己如果知曉,是不會如此冒險進行種植的。
露天種植的茄子掛果正常。記者 林文泉 攝
農業部門盡力幫忙挽回損失
“看著地里的茄子都是畸形果,心里很是著急,我們撥打農業救助的熱線。”阿良說。3月中旬,海口市農技中心技術人員、特聘高級農藝師和秀英區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前往茄子種植地實地了解情況。
海口市秀英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奕蛟介紹,現場的技術人員認為種植戶對茄子地的管理非常到位,種植技術方面不存在問題;出現畸形果的原因,可能是前段時間低溫持續的時間較長,開花時如遇到低溫寡照天氣,再加上棚里光線相對弱,會影響授粉受精,容易出現畸形果;農業技術人員現場教授大量茄子種植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秀英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種植戶反映第二批掛果的茄子還多是畸形果,工作人員再次到田間地頭進行調查,并協調種苗公司相關負責人前來處理,目前正組織雙方進行協商處理,盡量減少種植戶的損失。如果協商不下,該局會去函澄邁縣農業部門,請求調查種苗的相關情況。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