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觀察·焦點 |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緣何北拓?未來藍圖搶先看

            《海南日報》2005年4月21日第004版版面圖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媛艷

            從海南環島高鐵崖州站出站,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規劃建設部負責人李永亮,總會忍不住頻頻回望。

            如果將這條高鐵線比作蝴蝶軀干,其南翼便是科技城高新區,經過6年快速發展,深海和種業產業集群不斷培育壯大,1.3萬余家企業入駐。隨著南翼高速發展,產業用地匱乏成為掣肘,人們自然把目光望向尚待開發的北翼。

            近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北拓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三亞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根據規劃,北拓區規劃面積約40.27平方千米。

            探索三號。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近渴”

            企業紛至沓來

            用地日益緊張

            兩年前,邢建新首次踏入科技城高新區(4月10日,經海南省委、省政府同意,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更名為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時,這里還是一塊“處女地”——到處是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和鋼筋水泥等建材,快餐店都極少。

            習慣了北京的高樓大廈、企業扎堆,邢建新有些不適應,但他還是選擇留下來,創辦了海南聲科深藍海洋技術有限公司。從簽約落戶到廠房進駐,只花了3個月時間。

            “當年落地,當年投產,當年創收。”公司的快速入軌,讓邢建新欣喜不已。更加讓他堅定擴大投資的,不只是預期翻倍的收益,還有紛至沓來的同行,快速建立的產業生態圈。

            當前,科技城高新區特色新型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先后布局建設招商三亞深海裝備產業園、大隆E智谷、智造創新園等工業標準廠房項目。

            招商三亞深海科技城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曉強介紹,以2022年交付使用的深海裝備產業園一期為例,已有80余家企業入駐,廠房出租率達92%;二期建設尚未完工時,就已吸引深之藍、獅子魚等一批企業和涉海機構、高校入駐,出租率已達75%。

            隨著企業數量增多,園區也越發顯得“擁擠”。

            “目前,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西北片區和中片區已無可開發利用的工業用地,服務保障重大戰略需求的空間承載能力減弱,優勢領域產業‘沿途下蛋’缺乏土地保障。”李永亮坦言。

            李永亮所說的兩個片區總面積33.79平方千米,南起崖州灣,一路向北延伸到環島高鐵。該鐵路就像一堵無形的城墻,讓科技城高新區擴展的腳步在此停了下來。

            此時,新增建設用地,成為科技城高新區發展面臨的迫切需求。

            一場“及時雨”在多方爭取下,終于落地。近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北拓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實施。北拓區規劃面積超過40平方千米,北至生物谷和第二繞城高速公路,南至環島高速鐵路,西至規劃第二高速公路連接線,東至寧遠河。

            作為看點,北拓區近期規劃面積3.53平方千米,近5個故宮面積之和。規劃圖顯示,除交通運輸用地、市政設施用地、防護綠地外,工業用地占比最大且連片。同時,考慮未來發展需要,部分用地進行留白。

            這顯然是經過審慎考慮,力求規劃和發展之間的平衡:既能更穩健地發展,又能按照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嚴格控制城鎮開發邊界。

            “這塊建設用地可以滿足科技城高新區近期產業發展需求,解科技城高新區的‘近渴’。”李永亮解釋道,北拓區學習了上海、成都等地產業園區的建設經驗,圍繞主導產業布局,規劃了產業發展所需的配套設施用地。同時,對部分用地規劃性質進行留白,未來可用于工業生產配套設施的建設,或結合發展需要再確定規劃性質。

            破局

            促產業“新苗長大樹”

            承載鹿城產城融合期望

            北拓為何如此受關注?

            原因在于,這不僅是科技城高新區發展的破局之策,更是三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承載之地。

            近年來,三亞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日益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當前,三亞的第二產業仍存在層次不高、動能不足、勢能不強、支撐不力等問題。省內其他主要城市培育了京博、逸盛、澳斯卡、海藥、紅塔等骨干產業項目,與之相比,三亞的頭部企業明顯不足。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企業數量層面,更直接反映在產業規模上——2024年,三亞第二產業增加值僅為144.03億元。

            不過,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發展何種第二產業要有所側重。作為知名的旅游勝地,三亞更要有所取舍。對于該市來說,科技城高新區是其培育產業轉型新業態、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自貿港建設新標桿的重要平臺。

            實際上,國家已經規劃好科技城高新區的發展方向。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根據方案,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建立現代產業體系,需要聚焦平臺載體,提升產業能級。對于鹿城來說,則是依托科技城高新區,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培育深海等產業,發揮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優勢,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

            實際上,科技城高新區發展深海產業有天然優勢,其南端的南山港是我國首個公共科考母港,距離千米水深海域僅164公里,科考船出港半天即可抵達深海作業區,是深海科研的“黃金跳板”。

            “科技城高新區發展深海、南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邢建新笑著說,樓下就有下游客戶,隔壁樓里有上游供應商,行業涉及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基本都已匯聚在園區。此外,園區完善的科研院所和重大公共平臺可以滿足企業外圍服務保障需求。

            當前,科技城高新區已經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為北拓創造了良好條件。

            “科技城高新區投資建設平臺69個,37個‘陸、海’和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載體建成投用,打造集知識產權保護、對外交流合作等于一體的產業生態圈,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綜合醫院等建設持續完善生活配套,吸引萬家企業落戶,為北拓區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技術基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產業促進部負責人何青松說。

            此外,新規劃不僅為產業打開了發展新空間,還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蓄能。根據規劃,新的方案將推動科技城高新區從科技型產業園區向“產城融合”、職住服均衡綜合型城區轉型。

            在產業發展中摸索產城融合的模式,對于三亞城市發展至關重要。當前,三亞圍繞“東精、南聯、西拓、北進、中優”統籌全市城鄉功能布局、設施建設和資源配置,探索形成各區一體、城鄉協調、內快外暢、錯位發展的現代城市新格局。

            無疑,位于“西拓”的重點科技城高新區,就是三亞力促“新苗長大樹”的重點區域。

            希望

            產業成果轉化重要承載地

            讓企業發展更有底氣

            科技城高新區北拓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4月2日,在科技城高新區工業標準廠房內,海南位姿導控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符裕浩說。

            行走在工位間,符裕浩仔細復查著一批性能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密深海關鍵小件。該企業入駐科技城高新區不足一年,就已經服務超過20家科研機構和生態圈企業,產學研聯動下,已自主研發3款新產品。

            “未來,公司考慮布局慣性導航系統核心部件光纖陀螺的生產線,能將生產成本降低20%。”符裕浩說,因為看好深海產業,他期待能有更多空間來擴大生產規模。科技城高新區的北拓,給他帶來了新希望。

            “北拓,就是要以新增用地作為產業成果轉化的重要承載地。”李永亮解釋說,包括海南位姿導控技術有限公司在內,園區內很多企業正在加速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對于生產用地有著迫切需求。

            一組數據可從側面證實這種需求:園區企事業單位技術合同成交額連年攀升,從2021年的1.42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9.3億元,3年增長近7倍。目前,中國農業科學院等21所“國字號”科研院所,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17所大學集聚園區,知識產權特區建設等配套快速推進。

            企事業單位技術合同成交額的快速增長,讓科技城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有了更堅實的支撐,更成為北拓產業興城的“助燃劑”。

            未來

            瞄準三大核心功能

            配套同步跟進

            這座新城的面貌,隨著規劃的推進,將逐漸展現在世人眼前。

            北拓區堅持“研、學、產、城”深度融合,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創研基地、高端精密智造基地、大三亞創新服務中心”3個核心功能,以海洋科技、生物科技和產業配套服務為核心,探索構建“2+X”產業體系。

            “產業配套將以科研配套服務、數字服務和其他輔助性服務為主,完善產業發展配套支撐。”李永亮透露,未來有望引入企業技術轉化中心和企業區域科研總部,建設園區孵化中心和企業內部科研平臺,提升科研效率;搭建智慧平臺,實現智慧農業、智慧海洋等新探索,提升管理效能;完善工業設計、數字內容設計、科技金融服務和企業經驗配套等服務,保障科技產業持續高效發展。

            未來,北拓區還將構建“一橫四縱”骨干路網系統,統籌銜接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崖州古城、中心漁港等周邊片區骨干路網,實現與三亞第二繞城高速公路、三亞繞城快速路、崖州站、鎮海站及周邊各片區間交通便捷聯系。

            北拓起筆已繪出雙翼,落筆將增添色彩。

            當前,三亞市崖城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項目建成投用,整體處理規模提高至每天3萬噸,區城融合、協調聯動不斷提升區域污廢處理能力;規劃也做了嚴格的環評,制定了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同步規劃污水處理等市政配套設施、公園綠地等空間,嚴格確保生產尾氣、尾水等達標排放……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園區既定的長期發展方向。科技城高新區正加快謀劃推進北拓展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產業招商,力爭以優質項目帶動區域高質量綠色發展,進一步夯實海南自貿港科創高地建設基礎。”何青松說。(海南日報三亞4月20日電)

            總策劃:曹健 張杰 羅清銳

            執行總監:許世立

            主編:蘇杰德 傅婕

            海報文案:傅婕

            海報設計:吳毓鋒 鄭淞元

            原標題: 規劃面積超四十平方千米,應對產業發展需求 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緣何北拓?

            責任編輯:王平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99re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xxx电影|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91精品国产成人网在线观看|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