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海南解放75周年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夢曉
白天運輸車輛往來頻繁,夜晚碼頭燈火如晝,洋浦港,是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繁忙港口。
4月8日,夜幕下繁忙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就在10天之前,洋浦港又有2個泊位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港口的貨物通過能力和服務能級。
作為一處天然優良深水港口,洋浦港的發展經歷了從地方性港口到國際航運樞紐的深刻變革,尤其在海南自貿港政策推動下,實現了跨越式轉變。
時針撥回至20世紀70年代,洋浦港的開發與探索便已啟動。精心謀劃、上下齊心,至90年代初正式對外開放,這里成為全國一類口岸。
1987年的洋浦港。特約記者 吳文生 攝
早期以散雜貨運輸為主的洋浦港,航運、臨港產業規模不大。此后,洋浦經濟開發區陸續引入金海漿紙、海南煉化等大型項目,逐步形成臨港產業基礎,也奠定了洋浦港的發展基石。
近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國內外船舶往來洋浦港停靠,進一步拓展航線網絡,大大推動洋浦港國際化。
當前,洋浦港正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節點優勢,強化東南亞航運樞紐地位,吸引全球航運資源集聚。
從地方性港口到國際樞紐的蛻變,洋浦港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樣板間”,未來將深度參與全球航運競爭,助力“雙循環”發展格局。(海南日報洋浦4月20日電)
原標題:洋浦港:從地方性港口到國際航運樞紐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