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生態學者解碼僑鄉文化:興隆的故事講不完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在萬寧的興隆小鎮,有這么一位北方老人:他穿梭于街巷咖啡館,駐足于橡膠林間,或與歸僑老者促膝長談,或在太陽河畔記錄風物。

            他是張忠民,一位來自河北的70歲生態學者,也是興隆“候鳥”人才工作站的核心成員。2024年,他參與編撰了《興隆故事》,以7篇深度文章串聯起僑鄉的歷史脈絡與文化肌理。

            張忠民與興隆印尼歸僑合影。受訪者供圖

            張忠民與海南的緣分始于2004年。他是一名退休的高校教授,彼時,他未曾料到興隆這座“藏于山海間”的小鎮會成為晚年生活的精神原鄉。作為“候鳥”,張忠民以參與者的姿態,用3年時間走遍了興隆的連隊、探訪歸僑家庭、研究農場檔案,以學者的嚴謹與旅居者的熱忱,將興隆的“咖啡基因”“長壽密碼”與“奮斗史詩”凝練成文字。

            咖啡小店 | 市井里的文化樞紐

            來到興隆以后,張忠民沒想到這里的人們長期喝咖啡,讓他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

            “在北方,咖啡文化幾乎是一片空白。”張忠民回憶,在他小時候,聽到咖啡感到非常陌生,或許只有西方或者上海等地的人才喝咖啡。

            張忠民對咖啡的印象還停留在1988年的麥氏咖啡廣告:“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在他來到興隆之前幾乎就沒有喝過咖啡。

            在興隆的大街小巷,散落著各式各樣的咖啡店,抬腿可進,張忠民認為,放眼全國也是特殊的:“它得益于海南適宜的氣候,四季無塵,溫度適宜。”咖啡店的外頭就能坐人,這在北方難以想象,因為總有塵土飛揚的時候。

            2022年,三位華僑專門做過統計:興隆的咖啡店有238家,而興隆的人口只有兩萬多,咖啡店的密度遠高于上海。

            咖啡在這里發揮了交流媒介和特殊的作用。“在興隆,所有的事情都和咖啡店有關。”張忠民發現,咖啡店發揮了社會交往的功能,也是興隆人生活狀況的反映。

            “例如,一個學生考了很好的大學,消息的第一時間都是從咖啡店傳出來的。”大家泡在咖啡店里消磨時光,大多數的信息、新聞和舊聞也都在這里匯集和發散。

            在興隆美食街,90多歲的歸僑老人陳卓明都會在咖啡店和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從第一代炒制興隆傳統咖啡的手藝人到如今滄桑巨變,特別是近幾十年生活的豐富性為他提供了說不完的話題。

            興隆還有一支退休職工騎行隊,堅持騎行20余年,從興隆騎行到石梅山莊附近,目的地是一家越南華僑開的咖啡店,在店里喝咖啡吃早餐閑聊。

            咖啡是興隆人的幾代記憶。張忠民驚嘆,咖啡承載著興隆的歷史,興隆的每個人、每件事、每個角落都與咖啡有關,咖啡喚醒人們對往昔歲月的追溯與懷戀。

            興隆之緣 | 尋找農場的記憶

            張忠民的興隆研究始于對“農場”的執念。少年時在河北張家口農場的經歷,讓他對集體化生產的興衰充滿好奇。當他走進興隆華僑農場時,震撼遠大于預期——這里不僅是生產單位,更是歸僑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北方農場解散于時代浪潮,而興隆農場卻在歸僑手中延續了70年,甚至孕育出中國最早的咖啡產業鏈。”

            “這里保留著完整的文化,人們也還都聚集在一起。”張忠民說,自己的興隆探秘之旅從農場入手,并深入到咖啡、作物、地貌、生活習慣等方方面面。

            他首先關心的是農場的當地人生活,他走訪了興隆的連隊,也結識了許多農場華僑職工,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位35隊的職工的第一輛車是1965年在萬城買的,當時自行車沒調試好,他舍不得騎,便一路扛回了興隆。

            咖啡是興隆的符號。興隆人是什么時候開始喝咖啡的?帶著這個問題張忠民多方打聽找到了答案。據記載,1962年,興隆農場場部消費社開始賣咖啡,這是興隆第一家咖啡店。沒有糖、沒有糕點,只有一角錢一杯的咖啡。

            在《興隆故事》里,他將這段歷史記錄了下來:“……只有手捧一杯咖啡才感到有了屬于自己的世界。”

            張忠民邊走邊看邊寫,通過此種方式與興隆結緣,他說這是創造性開拓出一種步入晚年的生活方式,感到獲得了一種新生。“每天處于這種積極的狀態,去跟當地人交流,讓我也暫時忘卻了身上的疾病。”

            僑鄉觀察 | 融合的當代樣本

            作為一名“候鳥”,“外來人口如何融入到當地生活中”,讓張忠民深思,興隆華僑的人生經歷,讓他找到了一種答案。

            從環境上看,興隆與東南亞環境差異不大,就連語言也是十分相近,“最早我認為他們一直說僑居國的語言,但華僑們在國外也經常講漢語。”張忠民還發現,大家來到了興隆語言還相互融合,完成了南洋漢語的“興隆化”。

            “它既帶有一些海南話的語調,又保留一些客家話的口音,特別是融合了南洋漢語的韻味,但基本的語音語調仍是普通話。”張忠民說。

            “興隆人普遍能講兩種以上的語言,到什么場合就使用什么語言。”張忠民說。

            張忠民還認識了當年該工程的青年突擊隊的幾位模范人物。“他們都是玩了命地建設,不僅把自己當作了這里的主人,并且對自己在這堅守建設祖國充滿了自豪感。”張忠民說。

            如今的興隆,咖啡香氣依舊從街頭陋巷飄出,歸僑的南洋故事與“候鳥”的北方鄉音在太陽河畔交織出不同文化在歲月中發酵出的共生醇香。

            原標題:旅居生態學者解碼僑鄉文化:興隆的故事講不完

            責任編輯:方詩穎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文體

            娛樂文體活色生鮮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www.午夜精品|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