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燕
“在西島,我感受到了真正的關懷與責任感,這種失而復得的喜悅和工作人員的無私幫助,讓我的旅程充滿了溫暖……”近日,三亞西島景區(qū)因游客的13封手寫表揚信刷屏網絡。這13封手寫的表揚信,有感謝工作人員無私幫助的,有點贊景區(qū)創(chuàng)新服務的,字里行間滿是感動與認可。
西島的13封手寫表揚信,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近日在朋友圈刷屏的另一個故事。日前,視障博主趙秋寶(網名“寶哥和他的導盲犬”)先后來到三亞和海口,在當?shù)厥忻竦馁N心幫助下,順利完成了一場特殊的旅行。趙秋寶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個平實卻又感人的細節(jié):在三亞鮮芒夜市,水果攤主小哥不僅熱情介紹美食,還細心提醒凳子沒有靠背、導盲犬工作時旁人不可觸摸等;在??隍T樓老街附近的一家酒店,熱情的小朋友帶著他和導盲犬來到前臺辦理入住登記……市民的善意如同漣漪,從個體傳遞至群體,形成一個充滿友愛的“磁場”,讓人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所以博主感嘆,“這里連風都在指路”。
這些故事看似微小,卻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度。趙秋寶曾說,“三亞是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句話的背后,是無數(shù)微小善意的疊加。當每一陣風都能為迷途者“指路”,當每一處細節(jié)都傳遞尊重與關懷,這樣的城市,也會成為人們心之所向的“詩意棲居地”。
把溫暖植入城市每個細節(jié),不僅是一種服務理念,更是一種城市文明的體現(xiàn)。全域旅游時代,旅游市場的競爭早已不再是景區(qū)之間簡單的競爭,而是城市綜合實力的較量。從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歷史經驗來看,以服務為核心的“軟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比“硬環(huán)境”更重要。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更應將改善“軟環(huán)境”作為重要內容,從細處著手提高治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把溫暖植入瓊州大地的每個角落,不斷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增強游客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游客的口碑傳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讓溫暖成為城市的底色,需要政府、企業(yè)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加強規(guī)劃與管理,在公共設施建設上融入更多人性化設計,滿足市民和游客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景區(qū)、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也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城市建設,做好旅游服務,幫助游客解決實際困難,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建議,用熱情的笑容和貼心服務迎接每一位游客。
把溫暖植入城市每個細節(jié),還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優(yōu)質的旅游環(huán)境,是以人為中心的。人人都是旅游環(huán)境的感受者和評價者,也是旅游環(huán)境的建設者和代言人。我們不經意間的一聲問候、一張笑臉、一杯椰汁、一份熱心,都會讓游客感到“賓至如歸”。一座城市的溫度,就藏在這些細微之處,體現(xiàn)在對每一位游客的關懷中。
一座充滿溫暖的城市,不僅能讓游客流連忘返,更能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到幸福和自豪。讓我們像呵護自然之美一樣用心呵護這些人情之美,讓溫暖在細微之處流淌,讓每一個來到海南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與美好。
原標題:把溫暖植入城市每個細節(jié)
責任編輯:方詩穎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