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海明 史旭峰
海南自由貿易港近年來建設步伐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發展不斷深化。2024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加強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海南與香港的合作迎來了新的歷史性機遇。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海南省政府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博鰲簽署合作備忘錄,標志著兩地合作邁向新臺階。深化海南與香港在生物科技、教育和共建“一帶一路”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不僅能發揮兩地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能形成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示范案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過去兩三年間,筆者及研究團隊成員多次前往海南自貿港和香港,實地考察當地產業發展情況,并與政府機構、企業代表及學術專家深入交流。調研結果顯示,海南與香港在多個新興產業領域具有高度互補性,協同合作潛力巨大。基于實地調研的分析,研究團隊認為以下產業最具合作價值。
其一,打造國際醫療健康中心。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物科技研發機構和醫療科研資源,特別是在精準醫學、基因科技和新藥研發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海南自貿港近年來積極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依托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政策優勢,在國際先進藥品和醫療設備引入方面具備獨特優勢,正在吸引國際醫療機構和生物醫藥企業落戶,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療健康中心。可鼓勵香港的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或聯合實驗室,共同推進新藥研發和精準醫療技術應用;推動兩地醫療機構的合作,為患者提供高端跨境醫療服務;利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便利,吸引全球醫療資源整合,助力香港與海南共同打造亞洲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高地。
其二,共建綠色低碳經濟體系。當前,海南各地正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海洋生態保護、綠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然而,海南在環保技術創新、綠色金融支持和國際合作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通過與香港的深度合作,海南可加快引進國際領先的環保技術,同時借助香港的綠色金融體系,為本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共同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此外,兩地還可在碳交易市場建設、可再生能源開發、生態修復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可復制的綠色發展模式。
其三,構建全球創新資源樞紐。香港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具備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成熟的國際市場網絡。香港的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和國際化的法律體系可以為海南提供有力支持。未來,海南可以借助香港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立國際化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全球創新企業提供便利的專利、商標和技術交易服務。
其四,推動國際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香港在影視制作、設計、藝術、廣告傳媒等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具有國際影響力,擁有眾多世界級的創意人才和文化品牌。海南也多次舉辦國際電影節、藝術展覽、音樂節等大型文化活動,積極吸引國際文化企業落戶。海南可借助香港的文化資源和國際化經驗,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一方面,鼓勵香港的影視公司、設計機構和藝術團體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共同打造國際文化IP;另一方面,推動兩地文化企業的合作,發展跨境影視制作、數字創意產業和文化科技融合項目,提升海南在全球文化創意產業鏈中的競爭力。
其五,攜手打造高端服務產業集群。海南正加快建設現代化服務業體系,推動金融、法律、會計、咨詢、貿易等高端服務行業的發展。香港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專業服務樞紐,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可為海南提供人才、技術和市場資源支持。可推動香港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提升海南現代服務業水平;推動兩地企業在貿易結算、跨境投資、商業咨詢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市場對接;借助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打造國際金融創新試驗區,吸引全球資本和企業落戶海南,形成現代服務業集聚效應。
其六,深化國際教育合作。教育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人才流動的重要力量。香港近年來提出“留學香港”戰略,致力于吸引國際優秀學生,而海南自貿港也在積極打造“留學海南”計劃,旨在構建國際化教育體系,提升區域競爭力。雙方可在國際教育領域深化合作,共同建設亞洲國際教育中心。對此,建議推動香港高校在海南設立分校或合作學院,在海南就讀的香港高校畢業生,可享受香港就業和居留政策,鼓勵更多國際人才在兩地流動和發展,同時支持海南高校與香港企業及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增強海南對國際化人才的吸引力。
其七,協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海南和香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應加強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兩地研究機構可圍繞國際經貿合作、航運物流樞紐建設、金融服務創新等領域開展系統研究,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互補,可在貿易便利化、跨境投資、航運資源整合、金融創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區域競爭力。同時,建議可從歷史文化角度聯合研究古海上絲綢之路,系統梳理其發展脈絡,挖掘海南和香港在海上貿易、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歷史地位,整理相關文獻資料,開展考古研究,保護和活化沿線文化遺產。兩地可聯合打造古海上絲綢之路主題博物館、遺址公園、沉船遺跡展示區等文化旅游景點,并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展覽、沉浸式體驗、虛擬現實(VR)等,增強文化傳播力和國際吸引力。
推動海南自貿港與香港的深度合作,也必須建立高效的合作機制。對此,建議借鑒粵港澳大灣區的經驗成立瓊港政府合作專班,統籌推進合作項目,確保政策協調和資源共享,提高合作效率;優化營商環境與構建產業對接平臺,參考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準入和行政審批經驗,進一步優化海南的營商環境,吸引香港企業落戶。同時,海南可梳理香港五大優勢產業的龍頭企業,建立聯絡機制,提供定制化招商政策,推動重點產業落地海南,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加強宣傳推廣與國際影響力建設,借助展會、論壇及媒體資源,講好海南自貿港的故事,提高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資本和人才匯聚海南。通過完善合作機制,海南和香港的聯動發展將更加順暢,推動兩地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的融合發展。
(作者梁海明系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作者史旭峰系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原標題:深化瓊港聯動發展 共創區域合作示范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