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成林
訪談嘉賓
海南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 何鴻
海南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吳學品
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王成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海南在促消費上具有獨特優勢。即將于4月13日啟幕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對大力提振消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海南日報理論周刊今天推出“思想圓桌匯”,就海南如何發揮優勢,提振消費,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展開深入探討。
擴大消費是自貿港建設題中之義
問:當前,“大力提振消費”被擺在重要位置。就海南而言,“提振消費”有何不同的意義;海南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消費?
何鴻:2024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推動文化、體育、旅游、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旅游業開放合作。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推動消費轉型升級”。“提振消費”對海南而言,有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
一是增強海南本地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提振消費需要政府實施一攬子政策舉措,如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支付轉移、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惠民生工程、補貼促銷等,可切實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是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題中之義。通過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的熱帶濱海旅游、高端購物、會展、國際教育、醫療康養、演藝、節慶、體育賽事等旅游元素,提振海南旅游消費,有助于加快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同時,作為自貿港,海南也有責任在提振消費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三是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海南經濟發展對消費增速較為敏感,需要打造穩健可持續增長的消費型經濟。
吳學品:海南的消費提振,需依托免稅政策、文旅資源、自貿港開放優勢,結合國家政策支持的以舊換新和綠色消費,創新消費場景并優化消費環境,形成多維消費增長引擎。
其一,免稅購物消費。海南的離島免稅政策是核心優勢之一,對海南整體消費的拉動作用顯著。
其二,文體旅商展融合消費。海南推動文體旅商展聯動,開啟“免稅+文旅”模式,打造特色消費場景。比如,通過自貿港政策便利促進國際演藝活動落地;再如,大力發展游艇、郵輪、航天旅游等高端業態,通過游艇消費、航天旅游、醫療康養等高端業態吸引國際游客。
其三,綠色智能與以舊換新消費。一是汽車消費。擴大國四標準燃油車報廢補貼范圍,鼓勵置換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支持環保升級。二是家電與數碼產品。新增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品類補貼,推動綠色節能產品普及。三是家居消費,通過家裝補貼促進家居環境升級。
其四,承接高端醫療與教育消費回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通過政策創新、資源整合和消費場景構建,拉動海南醫療旅游消費快速增長;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則通過“留學海南”品牌促進海南教育消費增長。
其五,新型消費場景培育。一是數字與健康消費。可引入AI技術,發展智慧零售、銀發經濟、醫療旅游等新業態。二是夜間經濟與特色文化消費。通過夜間文旅項目、民俗文化體驗等豐富消費供給。
打好“政策+資源+特色”組合拳
問:作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南在大力提振消費方面,有何優勢條件;應該在哪些方面重點努力?
吳學品:海南的消費提振優勢在于“政策開放+平臺整合+場景創新”三位一體。其一,免稅政策與開放紅利。一是離島免稅政策的核心競爭力。離島免稅購物已經成為海南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核心引擎。二是自貿港政策疊加優勢。通過零關稅清單、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等,顯著促進了海南的消費增長。
其二,平臺與展會優勢。一是消博會的全球影響力。消博會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大消費精品展,推動海南“買全球、賣全球”的消費樞紐建設;二是“三大境外消費回流”品牌。海南著力打造高端購物、醫療、教育三大品牌,承接海外消費需求,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其三,消費場景創新與文旅融合。比如,文體旅商展深度融合。海南著力打造海口“國際演藝之都”、三亞“亞太游艇之都”、文昌“航天旅游之都”、樂城“醫療旅游之都”等,通過演唱會、音樂節、品牌展等新業態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其四,營商環境優化與消費信心保障。一是“放心消費在海南”品牌建設。通過旅游投訴先行賠付機制、智慧監管平臺等,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消費安全感。二是外資與人才吸引力增強。通過海南自貿港政策吸引大量外資企業入駐,醫療、教育等領域逐步開放,為消費市場注入國際化元素。
其五,雙循環交匯點。海南作為雙循環交匯點,依托自貿港政策,可高效對接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激發內需潛力。未來通過優化免簽政策、提升國際化服務,將進一步擴大入境消費規模。
王成軍:海南作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具有政策、區位與產業優勢,應重點打好四張“特色牌”,推動制度紅利向消費動能轉化。
打好政策創新牌,釋放自貿港消費潛能。海南應著力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消費規則體系,優化離島免稅政策,推動“即購即提”和“擔保即提”便利化改革,探索“免稅+”多元融合模式,打造虛實融合、多場景、沉浸式的免稅消費體驗中心,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
打好消費升級牌,構建服務消費新格局。依托港口資源、航天發射場、熱帶雨林等載體,發展郵輪游艇、低空飛行和環島租車游等,推動“旅游+消費”轉型。將優質醫療資源與自然資源相融合,培育康養旅居新業態,推動“醫療+消費”發展。深度挖掘黎族苗族文化、東坡文化IP,打造沉浸式消費新場景,推動“文化+消費”升級。
打好數字賦能牌,構建智慧消費生態體系。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展銷平臺,培育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境內境外聯動、前店后倉協同”的消費矩陣,優化供應鏈效率,增強消費滿意度和用戶體驗感。
打好開放合作牌,搭建全球消費資源配置平臺。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消費樞紐,推動形成全球新品首發地首秀地,深化與RCEP成員國之間合作,完善跨境服務貿易管理體系,促進全球優質商品和消費資源加快向海南匯聚。
打造配置全球消費要素的“超級接口”
問:即將舉辦的消博會,是我國唯一以消費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提振消費上,如何發揮這一國際消費平臺的作用?
王成軍:消博會是海南鏈接全球消費資源的重要展會,需以“平臺+”思維放大溢出效應。
打造政策試驗平臺。依托消博會的窗口效應,推動“零關稅清單”動態擴容, 試點“展品變商品”快速通道,優化“保稅展示+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探索離島免稅與展會聯動機制,試行“免稅預購+口岸提貨”服務,構建“前展后倉”一體化供應鏈體系,讓參展品牌高效轉化為消費增量。
建設融合發展平臺。建議設置“文旅消費融合展區”,打造沉浸式“免稅+”消費場景,舉辦全球消費趨勢論壇,促成產業合作項目,創新“科技展演+新品發布”模式,為中國智造搭建國際化展示舞臺。
創新數字賦能平臺。搭建“元宇宙消博會”線上展館,擴大展會輻射半徑,試點使用區塊鏈溯源系統提升消費體驗,利用數字消費平臺探索數字貿易規則,為全球數字消費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搭建資源配置平臺。設立RCEP精品展區,實施“全球新品首發計劃”,并組建國際采購商聯盟,構建“展前需求匹配+展中精準對接+展后跟蹤服務”全鏈條貿易網絡。通過上述四大平臺建設,推動消博會成為全球消費要素配置的“超級接口”,為全國消費提質擴容提供“海南方案”。
何鴻:一是提升消博會的全球吸引力。搭建穩定的國際交流平臺,形成國際消費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并促進離島免稅銷售與國貨精品國際推廣的融合。此外,引入更多國際高端品牌和外貿優品,提升消博會全球影響力。
二是全方位消費擴容與品質升級。消博會應緊緊圍繞世界技術前沿和消費新趨勢,展示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領域的最新產品,讓消費者體驗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穿戴智能設備、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針對首發經濟、銀發經濟,設立特別展區展館,提升吸引力。
三是從展覽館擴展到全島展覽。采用全島辦展模式,聯動免稅店、高端購物場所、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消費場景,實現“展城融合”,更好地發揮這一國際消費平臺的作用。
原標題:聯通中外 打造消費“引力場”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