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放寬準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助殘、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各地積極行動,聚焦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與實踐,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提升民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經濟日報)
擴大多元服務消費供給,首先要解決的是“量”的問題。以旅游為例,每逢節假日,我們需要開發更多的旅游景點,打造更多的特色旅游線路,提供更多樣化的旅游產品,讓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能享受到滿意的旅游服務。又如文化消費,雖然電影、音樂、書籍等文化產品層出不窮,但優質、獨特的文化內容仍然稀缺。我們需要鼓勵更多的創作者投身文化領域,創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作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解決“量”的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質”的提升。以鐵路為例,過去,人們對鐵路的需求僅僅是能夠安全、準時地到達目的地。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鐵路服務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列車更加舒適、便捷,還希望能夠享受到個性化的服務,如美食供應、娛樂設施等。同樣,在餐飲服務消費中,人們不再滿足于吃飽,更追求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得有特色。這就要求餐飲企業不斷提升菜品質量,優化服務環境,創新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餐飲體驗。在醫療服務消費方面,人們不僅關注醫療技術水平,更注重醫療服務的人性化、便捷化。醫療機構需要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優化就醫流程,為患者提供更加溫馨、高效的醫療服務。
除了“量”和“質”,服務消費供給的“多樣性”也是至關重要的。當前,消費市場日益細分,消費者的需求千差萬別。我們需要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服務消費選擇,以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需求。比如,針對老年人群體,開發更多的養老服務產品,如老年旅游、老年大學、老年康復護理等;針對年輕人,推出更多的時尚、個性化的服務,如電競、密室逃脫、漢服體驗等。同時,還要注重服務消費的融合創新,如“旅游+文化”“體育+健康”“互聯網+教育”等,打造出更多的新型服務消費模式,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
全力擴大多元服務消費供給,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能夠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服務消費的快速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繁榮,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服務消費的擴大還能夠推動消費升級,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然而,要實現全力擴大多元服務消費供給的目標,并非一蹴而就。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的投入和支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服務消費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企業要不斷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社會要形成鼓勵消費、支持消費的良好氛圍,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推動服務消費的健康發展。
展望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多元服務消費的“新引擎”動力更足,讓美好生活的列車跑得更快、更穩、更遠。(陳松)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