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記者 袁玉龍 實習生 劉睿
3月24日,由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和海南省外事辦公室共同舉辦的外媒記者海南行在海南海口正式拉開帷幕,活動將從3月24日持續至30日。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保加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西等11國外媒記者,將開啟為期7天的海南參訪之旅,旨在深入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最新進展。他們的行程涵蓋海口、文昌、瓊海、陵水和三亞等地。
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外媒記者海南行參訪國內首個“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記者 袁玉龍 攝
當天下午,記者團成員首站來到了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北區的國內首個“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踏入基地,兩座巨型機庫內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令外媒記者們直觀感受到這里蓬勃發展的活力。 斐濟廣播公司記者Nikhil Kumar 尼基爾·庫馬爾在噴涂車間驚嘆不已:“傳統全機噴漆需4 - 6個月,這里竟然只需20天,甚至最快能縮短至15 - 18天!”他對基地的效率革新印象深刻。
而越南新聞通訊社電視頻道記者Do Thi Thu Hien杜氏秋賢則對飛機維護維修及機身噴涂業務的區位優勢十分關注。基地運營負責人王海燁介紹,海南以美蘭機場為圓心,4小時航程覆蓋東南亞主要航空樞紐,8小時航程通達全球半數人口,正傾力打造的“4小時飛行經濟圈”覆蓋超20個國家和地區及近50%的全球人口,依托這一獨特區位優勢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能更好地提供相關服務。
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外媒記者海南行參訪國內首個“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記者 袁玉龍 攝
《德黑蘭時報》記者Shahrokh Saei沙羅克關心基地能否對任何機型或航司的飛機進行維護維修。王海燁回應稱,目前基地已獲得多個航空管理部門的維修資質。
記者團成員還了解到,海南自由貿易港“零關稅”“雙十五”稅收政策為企業節省了10% - 15%的維修成本,“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通關便利大幅提升了境外航材流轉效率。憑借這些制度優勢,基地已獲17個國家頒發的22項航空維修許可,2023年10月投運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獲得2個國家和地區及1個OEM授權,這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的授權資質,且該發動機維修基地也是亞太地區最現代化的,維修設施全球一流。
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外媒記者海南行參訪國內首個“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記者 袁玉龍 攝
在政策紅利與地理優勢的雙重加持下,基地已完成多項標志性業務,如2023年的首單蒙古國進境維修、卡塔爾航空噴涂,以及2024年5月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承修的韓國航司的波音737 - 800飛機免征關稅復飛離境,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暫時進境修理試點“首單”。
Nikhil Kumar尼基爾·庫馬爾面對南海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維修基地服務用時短、效率高,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稅收等優惠政策下,客戶能以較低價格享受優質服務,這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客戶十分有利,也體現出中國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國際市場提供了物美價廉的服務選擇。
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外媒記者海南行參訪國內首個“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記者 袁玉龍 攝
他還提到,斐濟作為南太平洋島國,旅游業和農產品出口是重要產業,希望通過此次海南之行,汲取相關產業發展經驗,助力斐濟及周邊南太島國分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紅利,開拓亞太地區旅游和農產品市場。
此次海南參訪活動以一站式飛機維修服務為開篇,給外媒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他們對后續行程充滿期待。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