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白寧寧
2024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文化建設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海南自由貿易港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很難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唯有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挖文化資源,拓展創新路徑,不斷激發釋放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方能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提供堅實有力的文化支撐。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確保自貿港文化建設正確方向
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其核心特質和顯著優勢在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這決定了自由貿易港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始終以黨的領導為核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黨的文化領導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迎來深刻變革,各種思想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更加頻繁。只有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才能確保自由貿易港建設始終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目標。
必須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平臺的輿論引導和風險防控能力,確保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守住底線、不出偏差。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機融入自貿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強化黨對文化領域各類從業人員的思想引領和政治教育。通過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激發文化創新的內生動力,確保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文化事業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于黨和國家的大局。堅持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需要健全各級黨委的文化工作領導責任制,構建黨委宣傳部門與文化行業主管部門的協作機制,全面提升對文化資源的統籌協調能力。通過更加精準和具有感染力的文化表達,不斷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文化軟實力。
堅持母體地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雙創”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好運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海南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更是海南文化軟實力的堅實基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促進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要讓這些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必須立足海南獨特自然稟賦和深厚文化底蘊,通過科學的創造性轉化,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社會需求相契合,以創新性發展為抓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文化標識。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創”發展,需要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建立以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社會協同為核心的文化傳承發展體系,避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被邊緣化甚至遺失。要注重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和科學保護,加大對文化領域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力度,支持本土文化企業創新發展,搭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際市場對接的橋梁。通過“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國際交流”等多領域深度融合,利用現代設計、數字技術和新媒體手段,將海南特色文化符號與國際化表達形式相結合,打造兼具地域特色與時代氣息的文化品牌。拓展文化國際傳播渠道,以更加多樣化的展現形式增強海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努力將海南打造成為展示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堅持發揮優勢,促進文化事業和產業繁榮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海南應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人文積淀,在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中找準自身定位,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自由貿易港文化品牌。依托自由貿易港的政策紅利,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熱帶海洋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特色資源作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動非遺保護與現代傳播相結合,培育文創產品、影視作品和文化旅游新業態。通過創新性發展與融合性傳播,推動文化事業繁榮與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文化事業和產業繁榮發展還需要科技賦能和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海南要加速推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文化產品的版權保護,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文化消費平臺。同時,要利用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吸引國際資本、技術和人才,大力引進全球頂尖的文化創意公司和藝術機構,推動文化內容生產與服務向高端化、國際化邁進。此外,通過培育文化產業集群、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以更多元的方式展示地域文化魅力。通過高質量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輸出,推動文化事業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彰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堅持講好海南故事,加強對外開放與文化交流合作
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是推進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合作的理想平臺。海南應以獨特的文化魅力賦能自由貿易港建設,為講好海南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豐富的內容與形式,為推動中國對外開放邁向更高層次注入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應全面挖掘自身文化優勢,突出開放與共贏的特質,通過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動展現文化魅力,使海南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借助現代科技與創新形式,講好海南故事,增強文化傳播效果。依托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加速推動文化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國際受眾提供更加生動的文化體驗。通過建設數字化文化展館,展現民族藝術、海洋文化和非遺技藝,讓海外觀眾通過線上平臺感知海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建設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傳播高地,吸引國際文化機構與高端人才,使文化交流在促進文明互鑒中發揮更大作用。以“綠色發展”“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等為主線講好海南故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海南特色的文化傳播體系。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為2024年海南省“馬工程”專項課題重點項目2024HNMGC01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增強海南自貿港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責任編輯:章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