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武陵源馬拉松帶動文旅消費熱潮。
陳曉丹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部署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包括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完善支持政策。
行動方案對提振消費作出更精準、務實、長遠的部署,一些突出的特征,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一方面,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作用日益凸顯。
冰雪經濟、銀發經濟、露營經濟、賞花經濟等新型經濟,正不斷滿足新的消費需求;旅游文創、非標商業等新商業模式,正不斷玩出消費“大市場”。這些新消費、新職業、新場景,是提振消費的強大動能,也是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另一方面,提振消費重點在擴大內需,這也是方案的突出特點。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存在內需不足導致消費不振的問題。要撐起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信心,就要以務實的政策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事實上,《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消費能力保障擺在首要位置,正是抓住了“擴內需”的關鍵。通過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居民“錢袋子”才能鼓起來,房子、車子、教育、醫療、文旅等消費需求才會落到實處。
《方案》還有個顯著變化,那就是服務消費比重加大。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消費支出結構已悄然改變,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并重或服務消費為主的時代已經到來。因此,《方案》對服務消費惠民、大宗消費更新升級、消費品質提升等提出明確要求。如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擴大文體旅游消費,發展入境消費,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更好服務住房消費、汽車消費等等。
當然,消費提振離不開完善支持政策,寫好“民生賬本”。
《方案》通過保障居民休息休假權益、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擴大教育資源供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諸多政策措施,回應了百姓關心的勞動待遇、醫療教育、養老托育等問題,盡力以政策之優服務民生。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釋放消費潛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鼠目寸光。只有堅持全局思維,“短期穩增長,長期調結構”,才能在此過程中,提高居民消費支付能力,釋放消費需求,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最終實現消費的“經濟壓艙石”作用。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原標題:好評中國丨補上消費短板,寫好“民生賬本”
責任編輯:林鴻偉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