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成林
“數字游民”在海南有了“新港灣”!近日,海口市首個數字游民社區,在龍華動漫產業園試運營。共享辦公樓、共享直播間、跨境數字業務實訓樓、公益繪畫館……在社區所在地——保明數字創意街區,依次排開的30多棟多巴胺風格的小樓,為數字游民帶來多元的工作和生活場景。
數字游民,一個“游”字,概括了他們的工作狀態。他們借助互聯網,不受傳統工作場所限制,不受時間束縛,在各地自由生活和工作。對這一群體,各地是怎么對待的?先看海南,除了??谕猓齺営蠳CC數字游民社區,為游民提供專屬的海島工位;文昌有“Nomad House”等游民社區;陵水的數字文化設計產業園,贏得了眾多數字游民的青睞……海南各地熱情擁抱數字游民,紛紛為其打造專屬社區。從全國來看,安徽黃山、浙江麗水、四川資陽等各地也紛紛以有力的政策支持、獨特的發展平臺、貼心的服務保障等,為數字游民打造理想棲息地。
位于龍華區保明村的數字游民社區試運營。通訊員供圖
數字游民為何受到如此青睞?
其實,數字游民的出現,不只是改變了就業模式,其背后更傳遞出一種新的態勢、新的圖景。他們依托互聯網平臺,或是自媒體創作者、短視頻博主,或是程序員、網絡工程師,抑或設計師、培訓師等。他們有專業技能、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是“知識型游民”,被稱為“創意一族”,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典型代表。數字經濟時代,創意創新就是吸引力、競爭力。尤其對海南來說,不管是推進“向數圖強”,還是島嶼型經濟體發展,都對創意創新有著迫切需求,對覆蓋動漫、游戲、AI+、短劇等諸多領域的數字游民一族,自然熱情歡迎。
就實踐來看,數字游民的帶動效應巨大。以龍華動漫產業園為例,該園區將古村文化與數字創意有機結合,兩年多來,為昌學村這一百年古村吸引了100多位數字游民,據報道,入駐園區動漫企業總營收突破1.3億元,年均40多部作品從火山石院落走向全球。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人潮的回流,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返鄉,在家門口開起了咖啡廳、農家樂、快遞驛站。曾經沉寂的百年古村,在數字游民的帶動下,搭上了數字經濟的快車,成了聯通內外、生機蓬勃的“網紅村”。諸多偏遠鄉村,得益于數字游民,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而這一群體還在不斷壯大,此前有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有超七成的“00后”愿意成為數字游民。不過,數字游民雖然來去自由,人際關系簡單,但對環境、服務的要求卻很挑剔。兼具優美自然風光、獨特文化體驗、完善配套服務的地方,才能契合他們的詩意追求,成為理想之選。
就此,海南可謂獨具優勢。作為熱帶島嶼省份,海南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有著一流的生態環境,而且,獨特的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等可帶去別樣的體驗,極適合數字游民居住、生活。而就事業發展來看,海南有自貿港政策便利,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免簽政策及數據跨境流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優勢,可有效解決全球數字游民關心的居留、工作便利性等問題。同時,環島旅游公路、5G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讓數字游民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此外,海南正在建設的國際教育創新島和國際設計島,也契合了數字游民的發展需求。吸引、集聚數字游民,海南大有可為。
數字游民社區的成立,反映出一種趨勢,數字經濟大有可為;也傳遞出一種姿態,海南不拘一格,熱忱歡迎全球流動人才。當然,成立社區只是第一步,如何以社區為依托,進一步完善數字生態體系,是重要考題。期待更多的數字游民選擇海南、落地海南,推動海南成為創新之島、活力之島。
原標題:讓“數字游民”在海南有個“家”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