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踐悟
江彩云
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思想點擊
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的本質是創新創造,需要依托創新創造汲取養分,才能繁榮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乘著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通過文化體制改革,全民族的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為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奠定了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要保護好運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創新創造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文化思想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其守正創新的理論品質、“兩個結合” 的創新路徑以及對文化實踐的深刻洞察,為文化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深厚底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基因的革命文化以及引領方向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為文化創新創造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全民族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展現出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國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發,文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文脈綿延賡續、優秀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持續提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成果豐碩,凝聚起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海南聚焦建設文化強省目標,通過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文化資源配置,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文藝活動和文化惠民項目豐富多彩、文化產業發展成果豐碩、文化遺產保護貢獻顯著,逐步構建了開放包容、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態,推動文化和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動能和活力。
“兩個結合”是文化創新創造的根本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兩個結合”的提出,為文化創新創造指明了科學且清晰的路徑,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兩個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既有與時俱進的文化創新創造,亦有一脈相承的堅持堅守。要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關注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從實踐中汲取靈感,以實踐成果檢驗創新的有效性,使文化創新創造更具針對性和現實意義;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激活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其在新時代依然熠熠生輝。“兩個結合”推動了新時代的文化內容豐富、傳播形式拓展、文化自信增強以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這些都是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具有海南辨識度的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創新活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創新思維,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可以實現文化資源從靜態向動態、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化與傳承發展。為此,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作出一系列部署,要保護好運用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資源,特別是要用好紅色娘子軍、瓊崖縱隊等紅色資源,積極推進瓊崖精神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做好南海沉船考古與展示這篇文章,深化黎族文化淵源研究,高質量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世界雙遺產申報,加快發展游戲動漫、文化創意、數字文化等新型文化業態。總之,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文化創新創造中,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又要勇于創新,結合時代特點和人民需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成果。
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是文化強省建設的內生動力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只有不斷創新創造,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海南的文化軟實力,增強海南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為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海南文化資源豐富,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具備良好的建設文化強省的基礎。要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通過采取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推動文化產業創新、注重人才培養引進、強化政策支持以及打造文化品牌等一系列策略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發揮海南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重點打造“兩個高地”。一方面,努力在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中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高地。立足本土文化,挖掘創新源泉,塑造獨特文化標識。深入研究海南本土文化的內涵、特色與價值,建立完善的文化資源數據庫。深化文化資源轉化利用,將分散的文化元素進行深度整合與再開發,打造出具有鮮明辨識度的海南文化標識,成為既有經濟活力又充滿文化魅力的獨特存在的文化名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質,以旅游促進文化傳播。圍繞文化名片推出一批旅游精品路線,開發考古和文博旅游,構建海洋文旅融合產業鏈。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產品發展,促進旅游跨界融合。推進科技興旅,通過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打破傳統文化體驗的時空限制,拓展文旅融合的可能性和空間維度。
另一方面,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中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合作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秉持開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文化的創新創造不是孤芳自賞、故步自封,而是在廣泛深入的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美美與共。海南有自己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文化優勢,打造國際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大有可為。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海南自由貿易港寬松的入境政策、簡便的簽證手續、多元的支付方式等都是吸引境外游客的重要因素,而“5個自由便利、1個安全有序流動”的核心政策,在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方面也是前景廣闊的。文化需要保護與傳承,但也需要更廣泛地傳播和推介。要加強國際傳播體系建設,講好海南故事,加強文化出海平臺及渠道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宣介推廣和海外交流展演,促進本土文化揚帆出海,外來文化學習借鑒。要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互促進。圍繞四大主導產業和“五向圖強”,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打造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優勢,進一步提升文化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隨著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不斷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必將在全球文化交流與區域發展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成為既充滿經濟活力又富有文化底蘊的開放新高地,為文化強國建設匯聚起澎湃激蕩的海南力量。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增強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責任編輯:林鴻偉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