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公共設施設備尤其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住宅小區內的電梯、護欄、玻璃等,出現損壞后維修慢,導致居民生活深受影響。這些設施設備的維修由于缺乏零部件、缺乏資金等因素導致維修慢,該如何針對性采取措施和制定機制,讓這些公共設施的維護和修復更加及時?今年海南省兩會,“問政海南幫幫團”記者“捎話上兩會”,問計于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
南海網記者 王康景
建立完善監督機制讓小區公共收益合理用于設施修復
“去年臺風摩羯之后,不少小區的電梯、護欄等公共設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小區居民出行不便,也存在安全隱患,這些設施修復比較慢,不少是因為缺乏資金。”海南省人大代表陳偉說,目前,全省各小區物業公司能打造出服務品牌,讓業主感到滿意的不夠多。除了服務質量差,如設施設備維修保養不及時,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等,很多時候還因為管理比較混亂,信息不夠透明。
陳偉說,很重要一點就是不少小區的公共收益目前仍然是一筆“糊涂賬”,業主們相對弱勢,因此要建立更合理有效的監督機制,讓小區公共收益支出更明朗、合理、有效。
海口九九海景花園小區一樓棟樓頂護欄在臺風期間被吹壞。
“如果公共收益比較透明,且平時能夠節約一部分資金用于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應急維修,相信可以有效緩解因為資金不足導致公共設施設備維修慢的難題。”陳偉說。
他還認為,一些電梯維修進度慢有時候還因為維修維保單位技術的問題,導致電梯故障反復。他建議可以加強小區選擇電梯維保企業的專業指導,除了選擇有資質企業這條基本要求外,還可以建立相關的評價機制,讓技術出眾、實力靠譜的運維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要給予業主更充分地選擇權。
陳偉在今年海南省兩會還提交了建議,如由監管部門(不是物業)組織業主選舉代表組成監督委員會,監管部門和業主監督委員會定期與物業進行溝通和檢查,包括小區環境、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等方面,采用量化的評估指標,對物業的服務進行打分和評價;在物業服務合同中詳細規定服務內容、質量標準、響應時間等。
通過補貼等方式更換強度更好的設施加強防護力
針對公共設施修復慢,尤其是玻璃在風災時易破碎的情況,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君積極收集相關信息寫成社情民意。
比如臺風造成不少公共區域和居民家玻璃損壞后,遲遲沒有貨源更換,需要“排隊”等待,李君寫成了《關于政府支持海口市區居民更換抗風性玻璃的建議》,他表示,臺風“摩羯”超強風力和降雨對市區建筑帶來了諸多挑戰,尤其是建筑玻璃窗,不少出現了破裂和脫落,不僅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也導致居民家室內財產損失如水泡家具家電等。
海口一小區電梯風災后損壞一個多月未修復使用,有的樓層的電梯門處于打開狀態。
李君認為,支持居民更換抗風性強的玻璃,能夠更好做好臺風天的安全防護,減少損失,可以通過“以舊換新”等政策的補貼支持、企業贊助等多種形式來籌集支持的資金。
省住建廳:推動符合條件的受損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海南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風災之后,該廳多管齊下、多方統籌發動協會、企業、社會力量以及業主等,推動小區災后恢復工作。省房地產協會積極征集和聯動玻璃、門窗供應、安裝維修企業,做好梳理和對接。省物業管理協會倡議引導物業企業發揮專業優勢,組織專業人員對小區內的基礎設施、房屋建筑、公共區域等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排查,重點檢查電梯、消防設施、給排水系統、電氣設備等關鍵設施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
“接下來我們將積極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的相關政策,促使符合條件的受損老舊電梯更新改造。”該負責人說,還要探索具備條件的易淹易澇存量小區配電房“下改上”等措施提升物業小區防災能力。
責任編輯:方詩穎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