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 王康景)“我們為您發聲,讓家園更美好”,作為海南省融媒體中心(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的重點欄目之一,《問政海南》一直致力于參與社會治理,搭建黨群互動橋梁。在這一年中,《問政海南》聚焦城市治理的熱點難點,通過精心策劃的報道,讓那些被忽視的問題浮出水面。
據統計,2024年《問政海南》欄目共收到網友留言12906條,已推送轉辦10163條,已答復10012條,答復率98%。從平臺各市縣留言上看,澄邁縣以5880條留言居首,海口市1520條次之。
回顧2024年,《問政海南》欄目已經推出諸多頗有影響力、備受社會關注并能夠助推問題解決的報道案例。例如曝光海口不法商家制作“染色羊”,跟進市場監管部門強力執法;追蹤女子夜間騎車撞上路面未貼反光條擋車石受傷,助推12345平臺聯動職能單位解決糾紛,讓受傷女子獲賠1.6萬元,并有部分擋車石被貼上反光條,等等。
羊肉檔口門后,一只染色的白條羊被掛在樹上。記者 姜飛 攝
海口山高村口一處擋車石貼上反光條。記者 王康景 攝
對此,曾任海南省政協第四屆、五屆、六屆、七屆委員,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仁君認為,《問政海南》欄目已經成為海南媒體頗具影響力的輿論監督平臺,不僅是老百姓和政府職能部門、單位之間的溝通橋梁,也是助推解決矛盾糾紛、為民發聲的重要平臺。
“我擔任省政協委員時,就和《問政海南》這個平臺有過多次交集,省兩會時我們委員也積極關注各方面的民生新聞,我也通過這個平臺對一些民生熱點議題發表過意見和建議。”李仁君舉例說,國家推動新能源車消費,他也針對海南燃油車“藍牌”換“綠牌”提出過施行獎勵政策的建議,以及營商環境法治化的完善,還關注過城市夜宵攤點“煙火氣”如何更好守護等民生話題。
瓊海南方花園路段,排澇工程開工建設。記者 蘇桂除 攝
觀瀾湖一處道路老舊井蓋加裝防墜網。(龍華區排水部門供圖)
李仁君說,媒體輿論監督平臺的有效運作,是媒體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這不僅體現在媒體輿論監督平臺對群眾、企業等各方面問題的關注與報道上,也體現在社會熱點議題的設置上,比如“捎話上兩會”,就很好把群眾關注的話題通過代表、委員帶去會場,展開討論,這對于促進社會一些棘手問題的解決很有意義。
“如今,海南建設自貿港,更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我認為像《問政海南》這樣的輿論監督平臺,應該堅持陣地,不斷完善,努力持續發展下去,這對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社會正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李仁君說。
《南國都市報》2024年12月30日004版版面圖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