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黨朝峰
日前,海南贊邦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贊邦制藥)和海南倍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特藥業)均完成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首單閉環。
在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倍特藥業生產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作為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的試點產品,首批20多萬支產品已經完成發貨。
12月16日下午,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倍特藥業生產車間看到,進口自韓國的聚丙烯顆粒被倒進車間的機械斗中,經過加工很快生產出用于包裝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一個個塑料小瓶子。
倍特藥業生產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
“別小看這些小顆粒,目前國內能生產這些藥用級別聚丙烯顆粒的廠家很少,我們從韓國進口這些原材料,在海南自貿港關稅優惠政策的加持下,產品的成本降了5%左右。”倍特藥業總經理劉爭光說。
劉爭光介紹,根據企業生產規模,預計一年進口聚丙烯顆粒1000噸左右,在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優惠下,能夠為企業節省關稅約50萬元。隨著未來企業建設新的生產車間,擴大產品生產量,預計可實現節省關稅100多萬元。
橙汁顆粒,可用于生產乙酰半胱氨酸顆粒,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等咳嗽有黏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日前,贊邦制藥從意大利進口13.2噸的橙汁顆粒,可為企業免關稅約6萬元,首單已出廠成品19950盒。
據悉,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作為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是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備受境內外投資者關注。
截至12月16日,海口國家高新區提交加工增值政策試點申請27家,完成全市下達任務目標的180%;新增獲批試點(流程測試)企業12家,累計達16家,占全省區外試點企業總數32%;10家完成業務閉環的企業累計加工增值產品“二線”出區1368票,貨值達5.42億元,核銷關稅362.7萬元。
原標題:海口兩家企業完成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首單閉環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