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2024年12月16日第003版版面圖
主體涌現新活力,產業顯露新動能,伙伴呈現新變化
海南外貿實現量質齊升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今年前11個月海南外貿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诤jP日前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前11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32.4億元,同比增長20.5%。這份“答卷”,相較去年貨物貿易進出口2312.8億元,多了200多億元。
外貿向好“成績單”,點燃經濟發展“強引擎”。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海南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積極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臺,著力培育對外貿易競爭新優勢,是海南外貿持續快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海口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林柏榮介紹,海南外貿發展跑出加速度,不斷攀升新節點,實現新突破,外貿運行實現量質齊升。
資料圖:在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大型船舶接連靠泊,貨物裝卸緊張有序,過往船只來回穿梭。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貿易規模邁上新臺階——在2018年到2023年的這6年里,海南年度進出口值連續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關口,年均增長22.2%,快于同期全國年均增速15.8個百分點,是全國年均增速最快的省份。從最近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海南外貿規模為642.3億元,已相當于2017年全年702.8億元的九成以上,也就是說,現在一個季度的進出口值已接近6年前1年的總值。
貿易主體涌現新活力——海南外貿主體變得更加活躍繁榮,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不足600家,增加到2023年的1900多家,增加了2倍多?;钴S的民營企業在海南外貿又好又快發展中功不可沒,成為了拉動外貿發展的主力。今年前11月,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596.3億元,同比增長36.5%,占全省外貿的63%,保持海南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
產業發展顯露新動能——隨著新企業新項目的不斷入駐,實現了海南外貿發展動能的轉換,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以機電、有機化工等產品為代表的工業制品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38.7%,增長到2023年的69%,今年前11月進一步提升至76%,改變了海南以往以汽柴油、農食等初級產品為主導的傳統出口局面,加快拓展外貿新動能,為產業轉型提檔升級持續注入澎湃新活力。
外貿伙伴呈現新變化——6年來,海南與全球各經濟體經貿聯系進一步擴大,貿易伙伴數量從2018年的160個,擴容到2023年的190多個,基本上覆蓋了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海南對新興市場進出口更是實現大幅增長,保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明顯增勢。今年前11個月,海南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445.5億元,增長40.4%,增速快于同期海南外貿增速19.9個百分點,占57.1%。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海南各市縣各部門圍繞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出新政策新舉措,幫助外貿企業增強動力、開拓市場,彰顯了開放合作決心和經濟發展韌勁。
“憑借海關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這批貨物抵達國外后,其進口關稅將由4.3%降為2.7%,降稅幅度達37.2%。自RCEP生效以來,日本已經對我們的產品實施了4次降稅安排,后續RCEP紅利還將釋放,直至稅率降為0。”海南欣龍無紡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今年1至10月,該公司總共申領了210份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5105.3萬元,預計可在目的國享受到關稅優惠超過81萬元。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關稅減讓政策持續釋放紅利,成員國間經貿往來越發活躍。自RCEP生效實施以來,海南積極發揮RCEP與自貿港政策疊加效應,不斷深化與RCEP成員國的合作。海南企業搶抓政策疊加機遇,加快出海“搶訂單”,拓寬外貿市場,將政策優勢轉化為外貿發展優勢。今年前11月,海南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957.3億元,同比增長29.8%,占進出口總量的37.8%。
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加持下,全省外貿呈現“百花齊放”狀態,各市縣外貿發展成績可圈可點。今年前11月,儋州進出口1193.1億元,增長21.1%。同期,???、三亞分別進出口770.1億元、284.5億元,分別增長8%、28.5%。此外,萬寧、文昌、瓊海、定安、瓊中、五指山、白沙、保亭8個市縣進出口增速均超三成。
東盟已連續3年保持海南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近年來,海南不斷加密與東盟國家外貿航線,持續暢通物流通道助力貿易發展。據??诤jP統計,伴隨著海南與東盟貿易合作不斷深化,今年前10個月外貿規模達到48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5%,增速快于同期海南外貿增速45.3個百分點。
攜手合作,互惠互利。海南外貿領域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呈現穩中有進、量質齊升的態勢,外貿綜合競爭優勢不斷鞏固,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外貿發展將不斷邁上新臺階,譜寫高水平開放新篇章。
(海南日報???2月15日訊)
外貿增長
今年前11月
海南貨物貿易
進出口總值2532.4億元
同比增長20.5%
超去年全年總量
海南外貿主體
2023年達1900多家相比2018年增加2倍多
海南貿易伙伴
基本覆蓋全球
所有國家和地區
RCEP經貿活躍
今年前11月
海南對RCEP其他成員國
進出口957.3億元
同比增長29.8%
占進出口總量的37.8%
企業內銷貨值近六十億元,免征關稅近五億元
加工增值政策向全島范圍推廣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貨值79.1萬元,免征關稅約4萬元。”乘著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30%內銷免關稅政策(以下簡稱加工增值政策)東風,海南歐億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洪彬如今干勁十足。不久前,該公司加工完成的22噸熟豬肉制品順利通關內銷,這是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在“三不限”原則下落地的首票業務。
“三不限”原則指的是,不局限于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內、不局限于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不局限于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原則。此前,開展加工增值業務的企業僅限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內,且重點園區內的企業需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
“以前,我們不屬于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不在加工增值政策適用范圍內。‘三不限’原則發布后,海關第一時間上門開展政策宣講,并且指導協助我們申報適用政策,讓企業暢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王洪彬對海南貼心的政務服務連連點贊。該企業落戶儋州工業園,計劃年生產進口豬、牛、羊冷凍肉品6萬噸至8萬噸,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打造行業領先的進口肉類冷鏈加工基地。
加工增值政策是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最核心的稅收管理政策之一。海南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逐步將加工增值政策向全島范圍內推廣,促使更多企業享受自貿港紅利,共享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該政策2021年7月8日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實施,后逐步擴大至海南島內的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13個重點園區,且重點園區內的企業須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三不限”原則實施后,將有力推動海南對外開放。自加工增值政策實施以來,截至今年10月,共有30家企業開展加工增值業務,內銷貨值近60億元,免征關稅約4.8億元。
為進一步簡化申報要素,優化申報流程,省商務廳牽頭推動依托海易辦(企業端)、海政通(政府端)、中國(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建立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線上申報審核系統。11月25日,首單試點企業(產品)線上申報審核已經全面走通,用時僅10個工作日,與線下申報審核相比,效率大幅提升。
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關多次深入加工增值企業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多維度摸底適配企業,主動了解企業需求和計劃,指導企業備案、申報,確保貨物順利通關。同時,持續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政策宣傳,擴大加工增值政策享惠面,助力“三不限”原則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為海南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新動能。
(海南日報???2月15日訊)
海南推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持續深化落地見效
國際船舶海運能力居全國第二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最近,“中國洋浦港”船籍港來了一位重量級新成員:“盛暢777”輪,載重3萬噸,總長近200米。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無限航區重大件甲板運輸船,讓海南國際航運業擁有了一張遞給世界的醒目“名片”。
加入“中國洋浦港”,成為越來越多國際船舶青睞的選擇。目前,已有47艘船舶落戶“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新增國際運力533.21萬載重噸,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規模歷史性躍居全國第二。
海南何以成為國際船舶優選地,全球海運能力實現巨大躍升?
伴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應運而生。航運企業之所以青睞海南,是看中“中國洋浦港”這份海南自貿港船舶“戶口簿”背后極高的含金量。
“進口‘零關稅’,省下超過5000萬元!”受益于海南自貿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馬忠民管理的“新新山”輪入籍“中國洋浦港”,政策紅利讓企業感受到“真金白銀”的獲得感。
境外船舶可享受“零關稅”,而境內建造的船舶,可以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海南盛暢國際海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於王杰介紹,該企業投資建設的“盛暢777”輪,造價達3億元。按照“在‘中國洋浦港’登記并從事國際運輸的境內建造船舶給予出口退稅”政策,符合條件的預計將退稅3000萬元。據統計,適用船舶出口退稅政策,可有效降低航運企業購船成本11%以上。
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登記服務處處長張丹竹說,海南持續深化創新船舶登記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形成國際船舶“一事通辦”和“一事聯辦”的長效機制。“1個工作日辦好證。”張丹竹說,通過“極簡審批”,可為企業節省近90%的辦證時間。
“中國洋浦港”持續推進制度集成創新,建立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航運制度體系,“首創”經驗做法持續涌現——率先實施“全島一港”國際船舶注冊機制,突破了船籍港所有人依據其住所或主要營業場所所在地就近選擇的規定;率先實施“兩級審查”國際船舶登記流程,簡化了登記的流程,突破了國際船舶“三級審查”的程序,僅實施初審、審批兩級;率先創新保稅油供應船舶裝船作業報告流程,改進了“一船一報一審批”的傳統方式;率先實施外國籍人員在船員領域準入制度,制定實施《外國籍人員參加海南自由貿易港船員培訓、考試和申請船員證書管理辦法》,實現了外籍船員管理領域在國內的零的突破……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中國洋浦港”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洋浦吸引了大量航運經營主體扎堆落戶。截至目前,已有超900家航運產業相關市場主體在洋浦注冊落戶。
近年來,海南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航運樞紐外貿服務水平和輻射能力,更多國際船舶從“中國洋浦港”挺向深藍、通達全球。洋浦目前已累計開通內外貿航線48條,其中內貿航線23條,外貿航線25條,基本實現了國內沿海和東南亞地區主要港口全覆蓋,其中多條洲際遠洋航線,通達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形成“兼備內外貿、通達近遠洋”的航線新格局,推動海南產品更快進入全球市場,海南自貿港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廣。
(海南日報???2月15日訊)
原標題:主體涌現新活力,產業顯露新動能,伙伴呈現新變化 海南外貿實現量質齊升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