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福建、安徽考察時,都曾提出一個重要要求: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其間,多次提到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當前,對于正在加快建設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來說,更應落實這一重要要求,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支柱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其產業規模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份額,并起著支撐作用的產業或產業群。支柱產業的市場擴張能力強、需求彈性高,發展快于其他行業,且對其他產業關聯度高、有很強的帶動作用。2023年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支柱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文旅產業既是民生產業、幸福產業,也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引導擴大消費的重要產業。根據相關研究,當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時,休閑度假將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2025年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春節和勞動節各增加1天,充分反映了國家對人民需求的及時回應。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高質量發展,人民對“詩與遠方”的有效需求還將進一步增長。
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將旅游業列為主導產業之一。海南利用中央賦予的離島免稅政策和對標全球主要自貿港的低稅率政策等,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打造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理工農醫類國際教育創新島和國際設計島,依靠創新引領持續釋放國內國際游客的消費潛力。海南在購物旅游、游艇旅游、低空旅游、醫療旅游、沖浪旅游等方面持續發力,已經形成全國領先態勢,并逐步對旅游裝備制造和維修、醫療康養等旅游相關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形成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態勢。海南還通過“先行賠付”系列制度打造放心游平臺,通過“旺工淡學”制度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通過旅游衛星賬戶等監控旅游業發展水平,提高海南旅游美譽度和整體形象。
但是也應該看到,海南距離文旅深度融合的要求尚有差距。應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體旅全面協調發展,通過海洋文化與海洋旅游深度融合,特色文化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旅游+”“+旅游”跨界深度融合為路徑,進一步推動文旅業成為自貿港的支柱產業。
海南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海南精準發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了全長988公里的環島旅游公路,目前正在開發陸海空一體化的濱海旅游產品體系,推動海洋旅游創新發展。與環島高鐵和環島高速不同,該旅游公路專為旅游而建,游客可以充分近海親海玩海。公路串聯68個大小海灣、22個濱海岬角、25座燈塔、26個濱海潟湖、16片紅樹林、40個驛站、31家A級以上景區、21處旅游度假區、261處濱海名勝古跡,有望進一步打造成為我國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深度融合典范之路。
此外,海南還在建設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海南中部山區保存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將成為自然教育和研學旅行的最佳目的地。通過“兩環”旅游公路的建設,海南也將形成山海聯動、藍綠共贏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產業方面,海南已將影視、游戲電競、演藝、創意設計、文物藝術品和文化數字化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優勢特色文化產業。這些產業可以和旅游業形成充分融合發展的態勢。
海南具有全國最好的影視拍攝氣候和環境優勢,應當用好自貿港優惠政策,補齊相關產業鏈短板,打造影視旅游的最佳目的地。海南已經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游戲電競企業群,應借鑒《黑神話·悟空》的案例促進游戲電競產業與旅游業大規模融合。充分利用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體育賽事、國際電影節、音樂節和演唱會等文旅資源促進文旅新消費。海口市2023年至今,舉辦演唱會、跨年晚會等大型演出活動20余場,引進精品演出473場,標志著“文藝海島”的形象日益清晰。海南可以持續升級黎錦苗繡、椰殼貝藝、海南木雕、紅泥陶瓷、花梨沉香等本土文創產品,開發使用頻率高、富有人文氣息、古典與現代風格相互交融的工藝美術品和旅游紀念品,打造更具世界影響力的特色伴手禮品牌。利用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國際文物藝術品在海南展陳,讓更多國際國內藝術品愛好者上島品鑒。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品,并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等賦能旅游業發展,形成文旅產業中的新質生產力。用好用足獨有的信息安全有序流動政策,為游戲、影視和元宇宙等數字產品出海提供強大動力。
海南還可以發揮文旅產業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的特點,發力“旅游+”“+旅游”等跨界創新。尤其是可以借力海南三大未來產業的優勢,通過和崖州灣科技城、中國科學院深海所以及文昌航天城等合作,在種業旅游、深海旅游、航天旅游等領域通過開創性創新,打造獨一無二的旅游業態和產品,形成跨界旅游新質生產力。
海南59國入境免簽、國際郵輪過境免簽等利好政策,以及從今年7月30日開始,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的外國旅游團可享受入境海南144小時免簽政策,為海南入境游市場帶來了可觀的增量。在供給端,我國跨境服務貿易領域發布的第一張負面清單為海南文旅產業帶來優質的外資和境外人才,一個中外交融的文旅產業鏈正在海南島編織。下一步,海南還可以優化多語種的語言公共環境,擴大文旅國際傳播力,提升文化包容力,通過文旅業的發展,打造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靚麗名片。
海南旅游總收入從2018年的900多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超過1800億元。目前,三亞市正在布局超級地中海項目(亞特蘭蒂斯二期)、華潤超級萬象城、海棠故事等重大文旅項目。面向未來,海南需要進一步推動制度型開放,有效對接高水平的國際經貿規則,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我們期待,海南文旅產業可以對標新加坡、迪拜等全球自貿港,成為產業規模更大、帶動作用更強的重要支柱產業。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單位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
原標題: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