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成林
夜經濟,是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省份的一大特色。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方案,重點依托海口、三亞、儋州三個地級市,選取六個區域,用兩年時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在現有六個集聚區基礎上,再建設新的集聚區,導向很明顯,就是要把夜經濟打造成海南消費的亮眼名片。
夜晚,是神秘的、自在的。當夕陽西下,當夜幕降臨,城市會換上另一副妝容——霓虹閃爍,燈火輝煌。夜晚來臨,對一些人來說,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則可能又是新的開始。燈光掩映下,或是副業的延伸,為自己覓得一份就業的機會;或是手牽著手,享受“人約黃昏后”的甜蜜;抑或三五成群,釋放夜晚社交的激情。就連唐裝、漢服,也因燈光點綴,更加迷人、奪目。傳統文化,在夜晚的映襯下,更添神韻。相比于白天,夜晚是主動的,是自我的,是放松的,其魅力也正在于這份難得的閑適。
當關燈入眠的時鐘一再往后撥動,夜經濟就必然與越來越多的人發生關聯,它就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商業活動,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就業方式、一種社交方式、一種文化符號的傳遞。夜經濟,對個人來說,給生活添了一份美好,讓日常的節奏更有張弛;而對于城市來說,則拓寬了時空,豐富了業態,促進了消費,讓城市更顯立體、多元、包容。也因此,夜經濟的繁榮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反映著一個城市的開放度、經濟的活躍度。為此,不單單是海南,河南、浙江、陜西、江蘇、山東等諸多省份紛紛發力,在夜游項目上加大投資,吸引“90后”“00”后群體集聚。
相比而言,地處熱帶的海南,發展夜間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于白天氣溫偏高,人們多“晝伏”,居于室內,躲避炎熱;愛“夜出”,或在海邊,或在椰影下,或在休閑場所,會客,交友,談天。甚至商場,都要比內地很多地區晚至少半個小時才歇業。何止是氣候,海南還有多元、獨特的文化元素。黎苗風情、南洋文化、海洋文化、生態文化等,只要深入開發利用,總能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新場景、新業態。再者說,海南有自貿港獨特政策優勢,正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每年都會迎來數以千萬計的游客,特殊的政策、龐大的市場,讓夜間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對夜經濟,很多人理解上存在偏差,將其簡單等同于夜市經濟,認為只是吃飯、購物、軋軋馬路,一些地方說起發展夜經濟,就大談特談“夜宵一條街”“購物一條街”。這樣的夜經濟是狹隘的,難以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夜經濟是多元、立體的,它是城市消費的轉型升級,是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體現。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夜經濟有無限的可能。比如,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音樂節、演唱會、創意市集、無人機表演等等。夜經濟涵蓋了飲食、觀光、購物、娛樂、健身、閱讀學習、藝術欣賞等諸多方面,為此,發展夜經濟就要從豐富業態、場景著手,挖掘更多的潛在可能。
旅游消費,“夜”力無限。近年來,從夜市到夜間經濟商圈,再到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海南的夜經濟逐漸熱起來、火起來,不斷向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的方向升級。期待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的創建能高質量推進,不斷解鎖夜間演藝、夜間體育、夜間購物、夜間閱讀、夜間非遺展示等新場景、新業態,以豐富的旅文體產品供給,拓寬夜間消費新空間,讓更多的市民游客在海南感受“越夜越精彩”的浪漫。
原標題:以新“夜”態打開消費新空間
責任編輯:林靖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