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接近尾聲,海南全省正以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行動,全力以赴向全年經濟目標任務發起“沖刺”。聚焦這一關鍵時刻,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特推出“年終沖刺跑”欄目。
每一個市縣、每一個部門都是經濟跑道上的主角,我們將鏡頭對準發展一線,報道各地在產業升級、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最新動態,呈現海南經濟沖刺階段的全景畫卷,感受海南向著目標奮進的堅定決心。
南海網記者 丁文文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海南省創建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海南將重點依托海口、三亞、儋州三個地級市,用兩年時間打造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以夜經濟點亮文旅發展新“夜”態,全面助力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三亞鹿回頭風景區。三亞鹿回頭風景區供圖
地處熱帶的海南,具有發展夜間經濟的得天獨厚優勢。近年來,海南在頂層設計研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打造夜間經濟品牌。截至目前,海南已成功創建6個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其中,三亞3個、海口2個、陵水1個,分別是三亞市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三亞千古情、三亞鹿回頭風景區、海口市觀瀾湖新城、海口騎樓—外灘文化街區、陵水黎族自治縣海南海洋歡樂世界。
海南海洋歡樂世界。海南海洋歡樂世界供圖
夜間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豐富了市民游客的夜生活,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繁榮。海南如何布局下一步的夜間經濟發展藍圖?
《方案》提出,海南將在海口、三亞、儋州三城選取六個區域作為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示范區創建的核心,包括海口沿海甸河兩岸、府城地區;三亞的大東海—鹿回頭—三亞灣、荔枝溝片區、海棠灣,以及儋州海花島等。其他市縣結合實際,打造本市縣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核心區域。
在加強規劃布局和頂層設計方面,海南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消費地標、商圈和生活圈,加強各類設施配套,結合屬地用電負荷情況,因地制宜亮化城市夜景。
在打造文化和旅游夜間經濟消費載體方面,將打造一批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一批夜間旅游休閑街區,升級改造一批夜間文旅消費商圈。
在加大培育推出夜間旅文體消費業態和產品方面,要積極培育和引入夜間游覽、夜間餐飲、夜間演藝、夜間體育、夜間購物、夜間閱讀、夜間非遺展示等各類夜間消費業態,不斷豐富夜間旅文體產品供給,進一步拓展該類消費新空間。
在打造文化和旅游夜經濟品牌活動方面,支持舉辦音樂節、藝術節、美食節等夜間活動,形成品牌效應,激發市民游客夜間消費熱情。
在完善文化和旅游夜間經濟功能配套方面,將推進夜經濟消費集聚區周邊停車設施建設,充分保障夜間消費車輛的停車需求。具備時段性停車條件的周邊道路,因地制宜設置夜間動態路內停車位。同時健全金融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提高國際支付便利度,實現夜間消費便利化支付與結算。
夜間經濟,一頭連著個體經營者的生計,一頭連著市民游客的消費體驗,點亮夜間經濟的“燈”,蘊藏著社會治理的大課題。如何兼顧煙火氣與文明秩序?
《方案》提出,在監管上,海南將建立包容審慎的監管服務機制和審批“綠色通道”,依法依規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放寬夜間促銷活動審批。放寬夜間外擺位管制,允許有條件的酒吧街在夜間特定時段開展“外擺位”試點,支持管理規范的非主干道臨時占道經營攤區培育發展成為夜間經濟集聚區。適當放寬對街頭演藝、煙火表演、特色攤位、夜間經營時間,以及公共沙灘等公共區域的管制要求。
海南省旅文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的出臺和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全省文旅消費提質升級,提升夜間經濟發展水平,帶動消費增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產品供給。未來,海南將形成一批特色鮮明、業態多元、規模發展、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目的地,繁榮全省文旅夜經濟,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