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惠
“旅游發展大會”,是今年旅游業界的熱詞。
全國旅游發展大會于今年5月17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是黨中央首次以旅游發展為主題召開的重要會議,指引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時隔五個月后,海南冬季旅游旺季的熱潮正在涌動。2024年海南省旅游發展大會(以下簡稱旅發大會)于10月19日在三亞召開,這是海南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的旅游發展大會。不禁要問,這場省級的旅游發展大會,釋放出哪些信號?折射出哪些趨勢?海南旅游的進階之路將通往何方?
10月19日,三亞市大東海風景區,游客前來體驗水上飛人等水上游玩項目。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恰逢其時 別有深意
對于海南,“旅游發展大會”算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但把目光拉向全國,旅游發展大會近年來在各地辦得火熱。許多地方以此為契機,促進旅游產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同發展。
在湖南,2022年起,全省旅發大會分別在張家界、郴州、衡陽舉辦。以郴州為例,承辦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后,郴州鋪排了120個重點旅發項目;
在河北,從2016年開始,省級旅發大會在保定、秦皇島、承德等地相繼舉辦,承辦地的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全面躍升,城市功能也得到全面升級;
……
毫無疑問,一場省級旅發大會,是一個地方精品旅游品牌的“孵化器”、優化營商環境的“加速器”、升級城市功能的“助推器”,能夠推動地方旅游在政策體系、體制機制、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等方面優化升級,進而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海口騎樓老街。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封爍 攝
海南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的舉行,恰逢其時,別有深意。
眼下,海南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
市場發展速度之快——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6993.59萬人次,同比增長9.3%,較2019年增長24.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5.5萬人次,同比增長189%。
產業規模擴大之快——2023年全省旅游產業直接增加值達到913.83億元,較2022年增長51.1%,較2019年增長44.4%;旅游業占全省GDP的比重為12.1%,若加上與旅游緊密關聯的文化和體育產業,占全省GDP的比重為16%,較2022年提升了3.5%。
產品業態“上新”之快——僅僅是去年以來,海南就打造了1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2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個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6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家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6個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推出環島旅游公路等重磅旅游產品……
在三亞玩海、在海口逛騎樓、在文昌看火箭、在萬寧沖浪、在儋州品東坡文化……海南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各地特色和優勢,努力增加產品供給,豐富旅游業態,形成“處處有旅游、時時可旅游、行行加旅游”的新格局。
在這樣的時間節點,有了旅發大會的助推,海南旅游業必然大有可為,有力地把建設旅游強省的“規劃圖”變成“實景圖”。
釋放強大“乘數效應”
落地三亞,海南旅發大會以天為幕,以海為臺,設置了媒體采風、產業對接、市縣交流、專家報告、現場調研等環節,豐富的內涵、創新的形式,傾力呈現了一屆高水平、有特色的旅游盛會。
這是一次收獲豐碩的大會。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項目服務平臺第38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活動暨海南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促進活動上,有8家單位與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簽署框架協議,9個文旅項目簽約落地海南,涉及研學旅游、體育旅游、汽車租賃、數字文旅、低空旅游、鄉村文旅等多個方面。
這是一次取經求教的大會。多個市縣把高質量發展舉措擺到臺面上,海口“內外兼修”打造城市IP,三亞健全制度機制營造優質旅游消費環境,萬寧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活力海岸”,陵水確定“潟湖重生+濱海重塑+山海相融”的文旅產業發展思路……交流聲透過麥克風加大音量,優秀的經驗做法也釋放了強大“乘數效應”,為更多旅游工作者提供“學習教材”。
10月6日,游客在陵水香水灣沖浪。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琛 攝
這是一次展示風采的大會。會議主辦地三亞借大會的窗口,帶領參會人員、媒體記者走進“國家海岸人文會客廳”海棠故事項目、“老字號”招牌景區大東海、可多元化“玩海”的水上運動項目,展示三亞可賞、可游、可玩、可互動的優質旅游資源。
這是一次探索前路的大會。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作專題報告《將海洋建設成為旅游強國戰略新空間》,剖析了海南旅游發展的戰略突破口,提出海南旅游要進一步發揮第一支柱產業的作用,在“海島旅游”的基礎上,圍繞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等,在建設世界一流旅游度假勝地的規劃中大力發展海洋旅游。
在交流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專家、旅游企業負責人對海南旅游行業高度評價,給了海南旅游行業更強信心。如今,立足資源稟賦,海南正以熱情的姿態,與世界相擁,與四海賓朋“雙向奔赴”。
“詩和遠方”路徑明確
沒有哪個地方不想成為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在全國旅游業版圖中,如何擴大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優勢,讓海南旅游邁上新臺階?透過旅發大會,或許可以在幾個關鍵詞中找到“主攻方向”。
高點定位——海南要發展怎樣的旅游業?一定是與建設世界最大規模和開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戰略背景定位相匹配的旅游業。因此,海南旅游業的定位,要進一步突出旅游業服務人文交流、文明互鑒、展示形象、發展經濟、促進民生的功能。
供給側發力——旅游市場要敢于、善于、勤于“無中生有”“有中生新”。要不斷增強旅游產業經營主體的活力、競爭力,加強旅游產業鏈建設和集群發展,推動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推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新興數字技術在旅游產業中廣泛應用,催生新的生產方式、旅游產品、旅游業態和商業模式。
俯瞰位于三亞市海棠區的海棠故事項目。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面向國際——酒香也怕巷子深,海南要用好自貿港的開放政策,動員駐外機構、航司、旅行商等,在全球構建海南旅游的推廣體系,大規模組織開展國際市場開發計劃。同時,還要廣泛開展和加強與國際旅游組織的合作,積極構建國際旅游文化體育交流平臺,提升海南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國際認可度。
服務為王——服務品質是旅游業的生命線,要提高國際化服務能力水平,塑造海南旅游服務品牌。在“海南放心游”“三亞放心游”等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健全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加強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完善“先行賠付”機制,推進行業協會改革,增強行業自律功能,提升行業誠信水平。
從海南省旅游發展大會出發,向著世界知名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際旅游勝地進發,期待海南能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自信、居住者自豪、旅游者依戀、聽聞者向往。
原標題:海南首屆旅游發展大會釋放了什么信號
責任編輯:莫淼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