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升國 陳聰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推動社會交易成本降低、資源優化配置和生產方式變革,引領經濟形態向信息、知識、智慧經濟轉化。海南要依托自貿港建設獨特優勢,推動數據跨境流動,打造高水平國際數據港,助力數字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賦能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發展數字經濟驅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信息技術驅動,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并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這一進程有助于海南自貿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一是提升經濟運行效率。海南數字經濟發展突破地理限制,通過“海易辦”和“海政通”兩大數字平臺,提升經濟運行效率。數字化推動“數據跑路”代替“百姓跑腿”,優化政策環境。同時,可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優化市場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二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新經濟增長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滿足我國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需求。數字經濟高滲透、強創新,將改變生產、消費方式,創造新需求和就業機會。此外,海南千兆網絡服務能力強,信息基礎建設領先,具備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可促進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和效益提升。
三是促進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海南通過引進互聯網巨頭企業、建設重點園區,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同時,依托國際電影節、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打造旅游、醫療、教育等特色產業,完善離島免稅監管機制。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還促進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海南發展數字經濟具有比較優勢
一是政策優勢。海南作為自由貿易港,擁有政策支持和制度創新的優勢?!逗D献杂少Q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諸多促進數字貿易的政策,促進海南與國際市場數字產業對接。海南在國家的支持下陸續出臺《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海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將數字經濟列為海南自貿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高度重視海南數字經濟發展,更好實現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目標。
二是區位優勢。海南發展數字經濟擁有獨特地緣優勢。海南是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交通樞紐,為自貿港的建設帶來許多發展和合作機會。
三是產業優勢。海南的農業、旅游業、漁業等產業較為發達,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且海南的現代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比較高,可以避免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出現的置換成本過高的問題,這是海南發展數字經濟的突出優勢。
總的來說,海南的數字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優勢,且在最近幾年已經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果,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網絡安全問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引進效益不佳等。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數字經濟發展瞬息萬變,如何應對當前面臨的各種難題和挑戰迫在眉睫。
海南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的建議
推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助力海南自貿港高質量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筑牢自貿港建設數字底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保障和有力支撐。截至目前,海南已實現全省光網覆蓋,基本建成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具備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條件,要充分利用光網、5G基站建成高速、穩定、安全的網絡設施、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平臺,夯實海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此外,海南—香港海纜系統工程建成,作為我省國際通信業務的重要出口,助推自貿港數據信息高效流動,也承擔著通達全球信息通信樞紐的重要作用,為海南未來建設“數字絲綢之路”重要樞紐,以及信息交互中心奠定基礎。應當加快推進5G、算力、國際通信海纜等數字基建,提升網絡覆蓋率和質量,優化數據中心布局,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壯大自貿港數字產業集群。數字產業是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核心動力。海南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字產業的培育,打造海南特色龍頭企業,不斷發展數字產業集群能夠提升數字經濟的產業規模和效益。目前海南生態軟件園和海口復興城兩個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培育了電子信息制造、游戲、區塊鏈等若干細分產業,數字經濟發展效果顯著。要充分利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诰C合保稅區、海口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文昌國際航天城、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重點園區,以“數字+產業”新模式,促進旅游、醫療、康養、教育、航空航天、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海口、三亞等多個市縣智慧車聯網建成,充分汲取成功經驗,帶動其他市縣實現產業集聚,提高數字產業效率,降低數字經濟生產成本。海南各市縣可憑借自身優勢錯位發展,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完善自貿港數據安全監管體系。數據的安全流動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應當以開放和安全為目標發展數字經濟,在新時代中國既要“走出去”,積極對接CPTPP中的數字經濟高標準規則,加以研判和利用,借力“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推進數據安全穩定流動,推動海南與全球數字經濟融合發展;也要“引進來”,吸引外資和國外專業人才進入,利用資本和人力資源等要素發展自貿港數字經濟,同時借鑒其他經濟體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治理經驗,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警惕和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逐步建立健全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發展體系,并在成功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全國推廣,推進我國數字經濟治理能力現代化和治理體系法治化。
提升自貿港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建設需加強數字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聚焦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生物育種、衛星大數據應用、綠色低碳、文化產品等領域,加大科技專項資金投入,支持企業建立聯合創新平臺,爭取農業、海洋、航天等領域的國家級科創平臺落地,解決科研領域“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持續提高海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和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自貿港國際競爭力。探索全口徑知識產權資源整合,加強專利的轉化和運用,打造海口國家高新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示范區,大力支持省內高校、人才基地、青年科技工作者承擔重點研發項目,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
加強自貿港人才培育與引進。人才引育為自貿港數字經濟發展創造了不竭的動力。技術進步離不開數字人才的創新,如何留住人才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力度制定和實施人才引進配套政策,以優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相關專業人才,完善人才落戶、引進補貼、醫療保障、購房住宿、子女上學等一系列政策,解決人才創新發展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加強省內數字經濟人才的教育和培訓,與高校、培訓機構合作建立人才集聚區,打造崖州灣科教融匯示范區,組織人才赴國外學習和考察,提升國際化素養,深化產、學、研融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數字經濟人才。以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數字型人才在專業領域發光發熱,促進數字經濟不斷發展,為自貿港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作者余升國系海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教授、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陳聰慧系海南大學國際商學院研究生、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標題:以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自貿港建設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