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雪怡
在屯昌縣,有這樣一個主題園,靠著種植的木薯,開發了研學項目,吸引了一波波的游客。一個木薯,何以產生如此大的效力?其背后離不開“智囊團”——中國熱科院專家團隊的支持。科技的加持,不僅讓木薯形成了多種創意美食,也讓鄉村旅游迎來了“化學反應”,受到廣泛關注。
蛋黃酥、曲奇餅、粽子……當各類用木薯制成的創意美食一字排開,相信不僅會讓屯昌新興鎮村民大開眼界,也會讓游客眼前一亮,這就是鄉村旅游和科技組合產生的“化學反應”。一如提到木薯,人們可能最多會想到木薯餅、木薯粉、木薯糖水,談到鄉村旅游,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畫面可能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鄉村的屬性之一是傳統,而科技的屬性之一是創新,當傳統鄉村遇上創新科技,當鄉村旅游有了科技加持,就會更有新意、更有賣點,進而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用科技點亮鄉村特色。栽苗種果、養雞放牛……有別于城市、景區旅游,鄉村旅游地點往往是一方田地、一處村落。故此,鄉村旅游的科技加持需深深扎根鄉村一線,認真研究一村一地,精準澆灌一果一木,若是不腳踏實地、不因地制宜、不用心耕耘,縱使科技含量再高,終究也是“插翅難飛”。以海南儋州的嘉禾共享農莊為例,嘉禾共享農莊一期項目喜禾熱帶水果主題公園,將熱帶水果的“吃、賞、玩、學”結合為一體,打造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熱帶水果主題館、椰子日記5D裸眼館、海島印象體驗館等。游客可在其中參加自然課堂的研學,體驗非遺蠟染課程等。試營業至今,農莊接待人數逾30萬人次。熱帶水果“香甜醉人”,除了本身自帶的地方特色屬性外,也離不開該農莊與中國熱科院、浙江農科院等達成深度合作,制定537條標準和流程的產品質量保障。可見,有了科技加持,不僅農特產品增值,鄉村旅游亦增趣。
用科技優化旅游服務。正如旅游不光賞美景、品美食,硬支撐、軟實力同樣重要,鄉村旅游也不能只談鄉愁,不重服務。那么,科技如何助力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水平?以安徽涇縣蔡村鎮為例,其強化鄉村旅游科技供給,創新開發一系列旅游“智慧”服務配套項目,比如圍繞旅游體驗,上線智慧“一機游蔡村”旅游平臺,以游客需求、產業發展為核心,實現“一部手機”精準推送,讓游客享受在蔡村“吃、住、行、游、娛、購”等全方位優質服務。同時,政府可以通過平臺實現智能監管,經過數據整理、分析,為文旅監管服務實現多方面數據分析和精確管理。不難看出,有了科技加持,鄉村旅游不但“有得玩”,而且能夠“玩得好”。
科技引領未來,讓“科技種子”在鄉村泥土里生根開花,必然帶來鄉村旅游的別樣風采。期待在科技的加持下,海南鄉村旅游能飛得更好、飛得更遠。
原標題:為鄉村旅游插上科技翅膀
責任編輯:林靖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