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消博會期間,不少國產“老字號”或者相對新的“老字號”品牌令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字號”充分挖掘在地的傳統文化元素,將歷史記憶賦于“老商號”,讓流傳已久的“老產品”煥發新生機;還有的“老字號”黃金珠寶品牌積極運用消博會平臺擴大“朋友圈”,及時抓住自貿港優惠政策在海南落地生根,結合在地文化、自然元素,輔以技術手段創造新潮產品,捕獲消費者的“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 王康景 文/王威 圖
將“下南洋”歷史記憶賦予老商號來傳承海南鷓鴣茶文化
4月15日,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非遺傳承人)郗志強在接受專訪時說,他開始關注鷓鴣茶的時候,整個海南省鷓鴣茶的從業企業只有五家,而現在已有七十多家。“所以,大家看到了鷓鴣茶作為海南在地文化和海南人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來越被關注,無論是申遺還是我們在鷓鴣茶這個農業IP上的努力,都體現了在自貿港如火如荼建設的過程中,在大量商務和經濟活動中,海南在地文化被逐漸放大、被關注。”郗志強說。
他還表示,公司以海南非遺文化和非遺產品的核心點來參加消博會,就是希望通過這個大平臺向更多消費者和參展商推介海南的這種健康生活方式,而鷓鴣茶應該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了解和喜愛。
郗志強表示,這兩天的時間里,就有日本、迪拜、法國的客商在逛消博會時來到公司的海口一號旗艦店,也就是騎樓老街那里參觀,如今也正積極與公司洽談合作。這是以往很難想象的接觸外國客商來推介本地產品的機會,這對公司把鷓鴣茶進行產品化的改造、產業化的升級、規模化的擴張、商業化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郗志強進一步介紹,尚南堂最開始是一九一二年,位于海口老碼頭上的一家老茶攤的名字。當時海南本地人民下南洋時會在碼頭上與親人告別,親人們會在即將出遠門的人的行囊里塞進兩包鷓鴣茶,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
“我們如今的名稱正是源自當時的一首童謠,叫尚南堂下南洋,別妻兒,告爹娘。這是歷史的符號,也是關于老傳統的記憶,我們希望傳承這種闖海的精神。如今海南自貿港正如火如荼建設,正需要這種傳承和精神,對于企業更是如此。”郗志強說。
用老商號去傳播百年前海南先民的鷓鴣茶文化,讓海南人民的這種健康生活方式向世人傳播海南長壽島的“秘訣”之一。
在海南建研發基地(產業園)結合在地元素生產“潮新品”
本屆消博會期間,記者走訪部分珠寶行業的“老字號”,發現品牌方為了更適應市場需求,一方面借助“消博會”平臺加強國內外同行業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結合觀展者的“產品反饋”,對展銷品進行調整的同時,將研發中心設立在海南,或者建設產業園,結合在地元素生產時尚新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4月15日,記者走訪連續4年參加消博會的黃金珠寶老字號“老鳳祥”展區,只見這里的柜臺各類成系列、成套品的黃金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的足金手鐲不僅被點綴上碧綠的琺瑯彩,還在制作時折出細致的波浪形狀,還有的發簪、項鏈等黃金飾品被點綴了比祖母綠等清亮的青綠色,被稱為“青綠國色”系列。
圖為老鳳祥結合海南海洋元素推出的“青綠國色”系列黃金飾品中的發簪
“這是我們落地海南后結合本土元素制作的新潮品,使用琺瑯彩的古法技藝制作了這批具有海南特色元素的黃金飾品,這手鐲的曲線是海浪的形狀。”老鳳祥海南區域經理沈健難掩喜悅地介紹,公司2021年參加首屆消博會時,就發現不少觀展者表達多元的產品類型訴求,并提出現場購買的意愿。
圖為老鳳祥結合海南海洋元素推出的“青綠國色”系列黃金飾品
加上海南自貿港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老鳳祥很快決定在海口江東新區建設老鳳祥黃金珠寶時尚創意中心,于2022年建成投用,集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于一體。
今年消博會期間,該司共攜帶了25公斤超過2000件的黃金飾品進行展銷,除了精品和普貨,今年還特意增加了“青綠國色”“FAN系列”“前沿系列”等成套產品供觀展者選擇。
此外,現場也有相對新的“老字號”品牌珠寶商海潤珍珠,走進該企業位于2號館內的展區可見,這里充滿海島南洋風格的門面裝飾令人眼前一亮,主色調“海潤藍”整體采用Pantone 318C色彩。海南海潤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丹說,靈感來源熱帶海洋色調,演繹了南洋風情的海島意象,這也是海潤珍珠扎根海南,在2023年獲評“海南老字號”后,首次將“老字號”標識納入空間設計體系。
圖為海潤珍珠展區內觀展者在詳細了解珠寶產品
該司亦充分運用“消博會”平臺促成與權威檢測機構珠寶國檢集團的合作,入駐該司位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產業園,將滿足總部聚集、設計研發、加工制造、檢測鑒定和展示交易等多元需求。同時,爭取與參展的國際知名珠寶商合作建設珠寶國際交易平臺,吸收借鑒國外同行的創業設計理念,構建海南本土珠寶產業的文化載體。
楊丹說,今年消博會,海潤珍珠推出了“星辰大海”“春醒”等系列新品,以積極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