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碳”路丨綠色低碳轉型的“海南實踐”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孫慧

              博鰲東嶼島上,光、熱、水、風互動無間,蘊藏著勃勃生機。

              3月18日,博鰲近零碳示范區運行啟動會在博鰲東嶼島舉行,標志著這個由住建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共建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示范區進入近零碳運行階段。

              綠色低碳轉型,是面向未來的“關鍵詞”和“必答題”。

              博鰲近零碳示范區運行、首單藍碳交易落地、首個6萬噸碳捕集項目開工、開發海南省紅樹林碳匯方法學……近年來,海南省縱深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以爭當“雙碳”優等生的擔當,厚植優勢、探路先行,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航拍博鰲東嶼島全貌。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借風”“迎光”而上

              打造博鰲近零碳示范區

              從屋面到車棚,東嶼島上隨處可見光伏太陽能發電板。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沖介紹,他們將光伏產品與建筑物完美融合,也讓光伏的應用場景更多元。

              披著“帽子”吸收光能的房頂,捕集風能的花朵風機,變成有機肥的廚余垃圾……隱藏在博鰲東嶼島上建筑體里的先進科技產品,巧妙地借助自然制造風電、光能等清潔能源,實現示范區全島產電和用電自平衡。

              在這自平衡背后,是一道以“碳”為主題的減法題。

              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評估論證,博鰲近零碳示范區整體達到“零碳區域”指標要求。生態環境部中環聯合認證中心核證,示范區2023年實現減碳約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根據試運行評估計算結果,預計2024年示范區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用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零。2024年,農光互補項目可向市政電網輸送綠色電力約1500萬度,減碳約7720噸。

              這是一筆“減碳賬”,也是一筆“發展賬”。

              “在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的建設過程中,海南經過總結已經提煉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處長尹蓉表示。

              下一步將如何推廣和復制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經驗,推動海南省“雙碳”工作高質量發展?

              對此,尹蓉表示,將通過創建海南特色“雙碳”標準體系、加快培育綠色發展的新動能、科學謀劃多應用場景示范試點創建等舉措,從現有的高水平“博鰲標準”出發,開展更多低碳、近零碳、負碳示范試點創建,探索建立重點領域特色鮮明、系統集成的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協同推進海南在“雙碳”目標下以更高標準開展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創建美麗中國先行區提供獨特的海南實踐。

              不斷“碳”索

              為發展注入綠色能量

              實際上,近年來海南結合實際和優勢,在“碳”路向前的過程中步伐密集、動作不斷。

              去年4月,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舉辦期間,有片紅樹林以獨特的方式“遠程參會”。

              “消博會用于抵消碳排放的藍色碳匯,正是來自萬寧小海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碳匯量共220噸。”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科技財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這220噸的碳匯,由中國石油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勘探公司)向萬寧市政府主動購買,捐贈給消博會主辦方。

              “‘買碳’助力實現大型活動碳中和,既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與我們發展理念相符合,我們正通過綠色生產、清潔能源替代、新能源轉型等多項舉措,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探索新路徑。”南方勘探公司總經理助理婁序光解釋。

              此前,萬寧小海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按照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編制的全省首個碳普惠方法學——《海南紅樹林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進行開發,這也是全省首個通過備案的碳普惠項目。

              在海南,與藍碳有關的多項工作齊頭并進,林業碳匯工作也取得新突破。

              “去年,我們完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碳庫調查,率先在全國開發國家公園碳匯產品,建立全省森林碳儲量一張圖。”省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海南省林業部門支持和鼓勵各市縣探索開發具有海南特色、可上市交易的林業碳匯產品,積極推動開展區域性碳匯交易,打通森林資源生態價值向經濟效益轉化的通道,科學有效推進碳匯等生態產品實現“變現”。

              2022年,全省首單林業碳匯交易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細水鄉醞釀并敲定,山水黎鄉變身新時代“賣碳翁”。

              如何成為“賣碳翁”?白沙將森林碳庫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之路,先選定細水鄉141.3畝柚木林地作為試點,開發符合國家標準的1850噸林業碳匯減排量。2022年7月起,由這片柚木林轉化的數字碳匯產品陸續上線,并很快售罄,銷售總金額為26869.41元,實現了全省林業碳匯交易“零”的突破。

              “這次林業碳匯交易的意義可不小。”白沙鄉村振興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梁業琨介紹,有了試點經驗,去年4月,白沙與福建金森碳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合作協議,計劃以白沙轄區內符合林業碳匯項目條件的林地和林木資源為對象,實施碳匯造林項目、橡膠林VCS(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碳匯項目。

              發力“雙碳”

              持續提升綠色競爭力

              將視線范圍擴大,不斷推動落實“雙碳”工作,為生態海南帶來諸多嶄新“碳”變化。

              近年來,海南省通過科學構建“雙碳”政策體系、穩步推進藍碳創新試點與實踐、探索互聯網+碳金融碳普惠機制建設、推進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創新低碳試點示范、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舉措,穩步推進“雙碳”工作。

              去年,海南省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清繳履約工作,成為全國第二個實現履約率100%的省份。

              完成履約期后,企業并沒有閑下來,在歸納和總結經驗之中,他們期待與這一市場共同成長。“我們著力通過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增加生物質燃料等調整能源結構的舉措,減少碳排放。”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工程師謝勤提到,他們將更為主動地適應能源結構調整趨勢。

              碳減排、碳交易都是手段,最終目的在于更好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林光輝贊同這一觀點。這位長期從事紅樹林濕地生態學和濱海藍碳研究的清華大學教授,如今多了一個新身份——擔任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藍碳中心)的首席科學家。

              “藍碳中心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想做成一個國際化平臺。我們希望開展各種方式的合作,比如一起申請合作項目,包括跨區域間的合作等等。”如今,林光輝在海南待的時間越來越多。

              因為“雙碳”,聚焦海南的目光也越來越多。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和窗口期,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等政策,海南具有爭當“雙碳”優等生的優勢和必要性。

              未來,海南在推進“雙碳”工作道路上也定下新的目標——

              “做強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深化濱海藍碳及漁業碳匯應用研究,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海南重點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認證標準,開展碳標簽試點。持續建設碳普惠應用場景。推動低碳園區、低碳社區、低碳示范項目建設……”今年全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不少關于“碳”的關鍵詞,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雙碳”路上,海南著力邁向綠色未來。(海南日報海口3月27日訊)

              2023年海南推進“雙碳”工作成績單

              “藍碳”工作

              實現新進展

              建立藍碳協調工作機制。提升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學術影響力,成功舉辦濱海藍碳科學與應用國際會議,推動藍碳國際合作走深走實。開發全省首個碳匯方法學,應用于萬寧小海紅樹林碳匯開發,抵消第三屆消博會碳排放,首次實現藍碳助力大型活動碳中和。參與國家CCER紅樹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編制。開展漁業碳匯試點研究,建設海洋牧場漁業碳匯示范基地,聯合唐啟升院士團隊共建碳匯漁業實驗室。

              應對氣候變化

              呈現新亮點

              印發《海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海南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35》。出臺《海南省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搭建碳普惠應用平臺,完成步行、新能源汽車駕駛、“一網通辦”零跑動等5種低碳試點場景信息化建設。

              林業碳匯工作

              取得新突破

              完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碳庫調查,率先在全國開發國家公園碳匯產品,建立全省森林碳儲量一張圖。

            海南日報2024年3月28日T08版版面

            原標題:以爭當“雙碳”優等生的擔當,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綠色低碳轉型的“海南實踐”

            責任編輯:林鴻偉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日韩AV高清无码|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久久国产日韩精华液的功效|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