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

              當前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究竟應該怎么看?正確回答這一問題,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短期看長期,把握經濟規律,看清由客觀經濟規律決定的經濟發展必然趨勢;就是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準確把握發展大勢,不囿于一時的波動,也不困于一時的得失,始終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中國經濟,我們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呢?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事實是最好的證明。進入新時代,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基礎上,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4萬億元躍升到2022年的120.5萬億元,翻了一番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1.27萬美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增速上,無論是2013—2022年年均6%以上的增速,還是抗疫三年年均4.5%的增速,都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于前列。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經濟增長5.2%,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簡而言之,橫向比,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縱向看,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都有明顯改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邁上新臺階。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這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表現。

              進一步說,中國經濟的“好”,不僅表現在量上,更表現在質上。比如在經濟結構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高,從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的15.5%。在創新能力上,《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位居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協調發展上,中部、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了2022年的22.1%、21.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在綠色發展上,10年間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超過6%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開放發展上,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進出口總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居世界前列。在共享發展上,2012—2023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萬元增至3.92萬元,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梢哉f,當前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特征愈益明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愈益強勁,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愈益穩健。

              為什么說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這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和強大優勢,具有支撐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實基礎,這些強大優勢和堅實基礎,又在根本上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多個方面作了系統闡述。2019年6月接受有關采訪時,總書記從資源潛力、內生動力、發展活力、調控能力四個方面,深刻指出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具備充足支撐條件。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強調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2023年11月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總書記指出,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正是我國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人心優勢、基礎優勢、發展優勢、需求優勢、供給優勢、人才優勢、機遇優勢等綜合優勢相輔相成、疊加放大,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創造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我們常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因為存在各種各樣復雜多變的情況;前途是光明的,是因為在復雜多變的情況后面存在著不變的大趨勢大邏輯。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必將形成強大的發展動能,推動我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再創新奇跡,這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

            原標題:【理響中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

            責任編輯:周玉敏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特論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