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更高標準建設生態文明,探索貫通生態保護、增值、變現全過程的有效機制,建設美麗海南,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牢記囑托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
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和重視海南的生態環境,反復強調要從“國之大者”的高度認識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明確提出“保護海南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的需要”“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近年來,海南始終牢記殷切囑托,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標志性工程建設、持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形成陸海統籌保護發展新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省生態文明指數居全國前列。
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上,必須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建設美麗中國的內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應該是“內外兼修”的美麗,是生態高顏值、經濟高素質、制度高效能的美麗,應當多做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作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海南必須深刻認識和正確處理好新征程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五個重大關系”,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堅持高標準整治環境突出問題
打造生態美環境優示范區
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新時代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而不懈奮斗的必然選擇。海南從嚴、從實、從細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堅持以督察整改為強力抓手,深化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聯動,解決了一批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過去一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9.5%,細顆粒物(PM2.5)濃度12微克/立方米,省控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95.9%,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
美麗中國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生態環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視察時強調,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海南生態文明建設要在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局中找準坐標和定位,錨定目標和方向,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高標準整治環境突出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堅持推進標志性工程建設
打造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樣板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確定福建、江西、貴州、海南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聚焦自身所能和國家所需,以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禁塑”、裝配式建筑、“六水共治”攻堅戰、博鰲零碳示范區等標志性工程為抓手,引領能源、交通、建筑重點領域綠色發展,從無到有培育風電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興產業,生態文明領域創新亮點頻現。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公布實施,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78.5%,新能源汽車在新增車輛中占比超50%、全國第一,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達80.2%,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比例超70%、全國第二,“六水共治”完成投資203億元,城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出全國21.3個百分點,博鰲東嶼島零碳示范區具備試運行條件。
美麗中國建設的動力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從頂層設計層面深挖制度壁壘,瞄準體制機制障礙,彌補制度空白。進入新發展階段,海南應當持之以恒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標志性工程建設,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加強系統集成創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及時將改革創新成果上升為地方性法規規章,構建貫穿經濟社會發展源頭、過程和末端全過程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成果的重要窗口。
堅持穩中求進推進“雙碳”工作
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雙碳”目標,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向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海南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因地制宜推進“雙碳”工作,將其納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布局,爭做“雙碳”工作“優等生”。扎實抓好能耗總量、強度“雙控”和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兩高”,穩步推進安全高效清潔能源島建設,首筆GEP貸、首單藍碳交易落地,首個6萬噸碳捕集項目開工,開發紅樹林碳匯方法學,為提升我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持續貢獻海南力量。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和極端天氣頻發等全球性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海南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協調推動能源、產業、交通與城鄉建設四大領域節能降碳,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著力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2023DXXTZDDYKT074)研究成果】
原標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