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25日消息(記者 任桐)1月25日,在海南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記者招待會”(第一場)上,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鄭達峰表示,2024年,瓊中將圍繞“守好綠水青山這個‘最大本錢’,擦亮黎苗文化這個‘最大特色’”,努力在中部山區、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中“蹚路子、作示范”,為加快建設海南自貿港做出瓊中貢獻。
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鄭達峰。記者 劉洋 攝
鄭達峰說,過去一年,瓊中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瓊中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是全省2023年唯一獲得這項榮譽的市縣;在群眾增收方面,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8%,增速位居全省第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增速位居全省第2;在文體旅游方面。瓊中過夜游客增長51%;旅游收入增長53%。瓊中女足以不敗戰績“女甲”奪冠,成功“沖超”,創海南歷史。
會上,鄭達峰分享了瓊中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他介紹:“瓊中成立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創建示范區的37項任務分解到縣級領導和職能部門,高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出臺32項生態文明相關制度,全面落實‘六個嚴禁、兩個推進’,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
此外,瓊中還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吸納、鼓勵和引導群眾參與生態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雨林綠橙”“雨林大葉茶”等特色生態農產品,打造“瓊中好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20年14116元上升至2023年18604元,連續四年收入增速都位居全省前列,讓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鄭達峰表示:“下一步,瓊中將立足瓊中區位、生態等優勢,加大對優質水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推動灣嶺低碳園區、低碳社區等項目建設,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瓊中樣板’。”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