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25日消息(記者王燕珍)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海南作為自由貿易港,在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產業上具備有力的政策支持、開放的國際平臺等優勢,具備依托通用人工智能產業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的巨大潛力。如何深入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在今年的海南省兩會上,海南省政協委員、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高人伯建議,海南可以通過打造海底算力中心等方面發力。
省政協委員高人伯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陳衛東攝
在高人伯看來,在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產業方面,海南具備開放的政策優勢,享受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這些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優惠、投資自由化和數據有序自由流動等等,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產業鏈不完整性、場景應用有限性以及人才不足等方面。
因此,高人伯建議,首先可以打造海底算力中心,算力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結合海南的資源優勢,可以考慮打造海底算力中心,服務智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供給體系的建設。海底數據可以充分利用海上風電、海上石油平臺等資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時所在海域也可以包容海洋牧場、漁業網箱等生態項目。結合海南的跨境數據流動的政策優勢,海底算力中心可以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以及RCEP國家的人工智能企業,形成海南算力中心的吸引力和品牌。
同時,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打通數據共享、數據流動、數據交易堵點,建立完善的數據跨境流動的規則體系和運營機制。
高人伯認為,可以考慮以跨境電商行業為突破口,制定相關政策,允許跨境電商企業在海南沉淀高質量的境外數據資產,逐步建立起安全合規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通用人工智能的訓練語料庫、數據集,為大模型的訓練及應用構建數據基礎。
在推進行業示范應用和生態建設方面,高人伯建議可以重點結合海南自貿港的區位特征和產業特色,以行業大模型創新研發和應用賦能為重點,持續推進場景開放和供需對接,在數字政務、消費旅游、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領域建設一批大模型融合示范應用場景,培育一批垂直領域標桿型大模型產品、服務與綜合解決方案。打造大模型行業應用創新生態空間,支持人工智能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機構等合作建設大模型開源社區和協作平臺。
高人伯表示,還可以通過舉辦高水平的國際人工智能論壇和技術交流會,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海南在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加快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鼓勵全球優秀的人工智能企業和研究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或研發中心,進一步塑造國際影響力。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