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15日消息(記者 韓星)過去一年,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玉紅用心用情履職,用群眾視角關注社情民意,立足本職工作建言獻策,圍繞海南自貿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批高質量提案和建議。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玉紅。受訪者供圖
在2023年召開的政協第八屆海南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海南省政協委員馮玉紅圍繞撂荒地開發話題帶去了提案建議,她建議利用海南撂荒地,大力推廣種植牧草,并采取措施加大人工牧草種植補貼力度,同時進一步利用牧草,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一年來,她的提案也得到多個部門回復并取得了相應的進展。
“去年提交的撂荒地發展建議已經立項了,也得到了非常認真的回復。”1月15日,馮玉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準備提案時,她咨詢過多個領域的專家,形成了可行性較強的報告,得到包括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等多部門的回復,她也時刻關注著相關行業動態和政策情況,積極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履好職。
馮玉紅是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已有30余年教齡。自2018年開始作為海南省政協委員履職以來,先后結合自身學習工作經歷與專業背景,圍繞教育、生態文明,污水污泥治理及水資源、水環境與水生態保護,以及海南危險化學品管理和危險廢物處置、電子廢棄物回收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多件具有建設性的提案,諸多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玉紅。受訪者供圖
說起過去一年的履職工作,最令馮玉紅開心的是自己的一篇社情民意被海南省政協回復適時采納。“隨著涌入文昌觀看火箭發射的市民游客越來越多,周邊咨詢引導、交通疏導、秩序維護、食品供應等保障應該不斷跟進。”馮玉紅說,這篇社情民意是她和家人在文昌觀看火箭發射時,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寫成的。
“隨著在相關領域的學習不斷深入,我發現自己可做的工作越來越多。平時工作、出行和生活中也會認真觀察,從中發現問題、進行調研、提出建議。”馮玉紅感慨,能夠發揮自己專業所長為海南發展建言獻策,她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感越來越強。
除了對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積極發聲,馮玉紅常常主動思考發掘相關課題進行研究探索,通過走訪調研收集行業共性問題,并發揮委員資源優勢和專業所長,將問題和建議轉化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
一年來,馮玉紅積極參加海南省政協組織的專題調研,在“六水共治”、大氣污染防治“六個嚴禁兩個推進”等調研過程中,馮玉紅注意到秸稈禁燒后對農業領域帶來的次生問題,結合自己的發現以及調研情況,并咨詢相關領域專家建議后,馮玉紅從科學引導、秸稈資源化利用等角度,為海南自貿港農業生態發展建言獻策,并形成了相關提案,將于近期提交大會。
2024海南省兩會召開在即。馮玉紅表示,政協委員凝聚著各界的信任和期待,她會繼續圍繞海南自貿港重點產業建設,在自身擅長的領域開展參政議政工作,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