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數字化正在改變非遺的傳播方式

              【文化評析】

              作者:岳永逸(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

              2023年“非遺廣州紅”網絡宣傳活動以“非遺粵傳承 漫步廣州紅”為主題,聯(lián)動廣州本地一百多個城市空間打造非遺主題漫步地圖、非遺奇妙劇場巡演、元宇宙漫步街區(qū)三大板塊活動,展現(xiàn)貼近生活又豐富多元的“互聯(lián)網+非遺”生活方式。其中,“非遺主題漫步地圖”打卡活動自11月17日上線以來,微博話題“非遺廣州紅”點擊總量超1.6億。作為新的載體,數字加速了非遺的傳播,數字與非遺的奇妙“混塔”已經是基本的社會事實。隨著數字時代的全面來臨,這種組合必定會進一步開疆拓土。

              縱觀人類社會發(fā)展歷史,科技進步與文化發(fā)展密切相關。科技進步為文化發(fā)展提供重要動力,文化發(fā)展為科技進步提供堅實基礎。其中,文字作為人類交流事務、表達思想的重要載體,在人類文明的演化中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此前需要口耳相傳的知識、眼見為實的技能被記錄下來,后人也因此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新迭代。而且,不少由于種種原因失傳的技藝,也因有了文字的記錄而在新的時代得以復原、更新。

              筆者曾在安徽祁門、岳西一帶鄉(xiāng)野尋訪古舊戲臺。地處山區(qū),相鄰的村子,口音也著實有異,不少本地人都不明所以。然而,散落在鄉(xiāng)野的這些古舊戲臺的文字、碑銘所記述的戲班、戲目、演員則將這些言語不通的村落連綴成一個整體。就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文字社會的生命力明顯勝于無文字社會。到了近現(xiàn)代,沒有留聲機、錄音機、錄音筆這些工具,很難想象會有當下口述史的盛行。新工具的不斷涌現(xiàn),變革性地改變著人類的文化生態(tài)與藝術形式。

              在“話匣子”(廣播)來到中國之前,在北京老天橋和天津等地以露天撂地賣藝維持生計的相聲,雖以語言表演為主,卻有著更多體態(tài)動作。事實上,邊唱太平歌詞邊白沙撒字“圓臉子”(招呼人),是當年相聲藝人入門必練的基本功。因為露天撂地,要四圍的觀眾都能看見,對口相聲的兩個藝人是面對面表演。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話匣子”的日漸盛行,口才好、聲音好的相聲藝人與“話匣子”有著天然的親和力。進而,因為“話匣子”的介入和影響,相聲藝人的口齒清楚、聲音個色益發(fā)重要。到改革開放前廣播“一統(tǒng)天下”的那數十年,相聲也從原本是“看”,轉型為主要是“聽”,以致白沙撒字這一演員基本功逐漸失傳。改革開放后,電視的普及以及網絡時代的來臨,直至當下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的盛行,相聲又開始向表演回歸。哪怕是隔著大小不一、形制迥異的屏幕,“看”至少不遜色于“聽”。這使得縱然不再白沙撒字,相聲演員的容貌、服飾、體態(tài)、表情甚至眼神再次具有了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顯而易見,在相聲的百年演進中,廣播、電視、網絡已經不僅僅是傳播方式,它們實實在在地參與了相聲的制造與生產。以不同方式傳播的相聲,明顯具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形態(tài),培養(yǎng)了不同的受眾,也造就著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與審美實踐。

              國學大家錢穆曾指出,經過文字的記述加工,《詩經》中的“國風”已經不是純粹意義用方言傳誦的“民歌”,寫下來的“國風”因為文字這一載體而具有了更廣的傳播范圍、受眾和普遍性,與“雅”“頌”并無本質差別。以此觀之,亦如相聲,作為新的技術、載體,數字化不僅是當下非遺必然有的保存方式、傳播手段,會助力非遺的保護、傳播與傳承,它同時還在生產著非遺,至少是使“實體”的非遺出現(xiàn)了“數字非遺”這種新形態(tài)。它們有著各自的受眾、流布的場域。這些新形態(tài),共同構成了今天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新樣態(tài)。

              數字化正在打造、革新著非遺的形態(tài)與生態(tài),是非遺傳播也是非遺傳承的革命性力量。借助它,非遺更能有效嵌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樣的傳播,也就成為一種切實有效的生活傳承。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5日 16版)

            原標題:【文化評析】數字化正在改變非遺的傳播方式

            責任編輯:符金花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觀點擂臺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大片5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玩偶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日韩高清成人毛片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