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繼婷 鄭昌裕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落腳點在于不斷培育城市內在精神,而城市品牌正是城市精神內育外化的呈現。
城市品牌是城市核心價值的體現,匯集了歷史傳統、地區文化、民風民俗、城市特色等要素,將城市的定位、口碑、聲譽以及承諾進行無形疊加;也是城市發展的驅動力,直接影響著城市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等資源的聚集和走向,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種無形動力。好的城市品牌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從而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努力推進城市品牌建設,既是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內容,也是讓自貿港建設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的內在要求。為此,要全方位用好文化這把“金鑰匙”,打開海南城市品牌建設新局面。
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為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造好勢”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自由貿易港,在城市品牌建設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好“中國特色”,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牢向上向善風尚,塑造“誠信、綠色、開放、文明、創新”的城市形象,講好海南自貿港故事。堅持海南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工作與傳播工作一體推進,堅決貫徹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原則,打造“黨委領導、全員參與、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主流輿論矩陣,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持續增強傳播效能,進一步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主流思想輿論。融合運用多種傳播技術,調動多元傳播主體共同參與,加強自貿港城市品牌傳播。同時,依托人工智能、元宇宙、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策劃制作一批可視化且富有時代氣息、體現城市特色的文化產品,讓城市品牌形象更加鮮亮。
加速文化內容創新
為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塑好魂”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求我們切實增強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擔負起把海南自貿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的使命擔當,更加積極傳承弘揚海南紅色文化、黎苗文化、東坡文化、海洋文化等,深入挖掘海南文化元素,以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硬實力,提高城市知名度。
積極打造公共文化品牌。持續擦亮“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民間藝術季、“紅色文藝輕騎兵”進基層活動等公共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效。結合各街區資源稟賦,加快“文化+”街區建設,打造集合多種業態的文化消費集聚區,豐富城市品牌的文化內涵。持續優化騎樓老街、名人祖居等城市地標,不斷提升城市品質與顏值。
創新構建特色城市品牌。以“瓊劇文化”“老爸茶文化”“趕海文化”“鄉賢文化”等為切入點,推出一系列凝練城市精神、傳播城市形象的文化產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功能,打造紅色文化重要標識,為城市品牌建設注入紅色動能。盤活特色文旅資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品牌價值。
深度挖掘產城融合新業態。以區域合作機制平臺推介城市品牌特色,通過產業政策、稅收優惠等舉措,吸引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到文化事業中,助力文化事業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強化城市品牌競爭力。通過文化內容的創新,持續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文化發展賦能海南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
深化文化交流互鑒
為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發好聲”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開放門戶,不僅要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更要成為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從把握好這一歷史定位出發,海南自貿港城市品牌建設要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文化交流敘事方式、促進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面下功夫。
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依托海南自貿港“333”國際傳播體系,建立專門的城市品牌傳播組織,組建城市推介官隊伍,把城市品牌塑造、推廣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不斷提升海南自貿港城市品牌的國際傳播效能。在創新文化交流敘事方式方面,積極探索將“自己說”和“別人講”相結合、將“陳情”與“說理”相結合,持續搭建城市品牌交流對話平臺,完善人文交流機制,發揮高端智庫、海外華僑、留學生等群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在促進文化交流互鑒方面,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等論壇、會展活動為依托,利用高度提煉的文化特色展現自貿港城市獨特魅力。
總而言之,講好城市品牌故事,發揮好城市品牌作用,突出城市品牌價值,體現城市品牌人文氣息,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大力推進海南文化建設,以城市品牌建設的實績不斷擦亮海南自貿港“金字招牌”。
(作者王繼婷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單位為海南省委黨校新東方雜志社;鄭昌裕單位為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原標題:用文化“金鑰匙”打開城市品牌建設新局面
責任編輯: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