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成林
近來,全省各地在服務企業、優化環境工作中,推出這樣一些舉措,比如企業“變更一件事”“注銷一件事”改革;優化“證照聯辦”服務鏈,實行“一照通行”;上線“一件事一次辦”服務……“一件”“一次”“一照”等,既直觀體現了企業辦事的簡化,也傳遞出“全周期”服務的理念。
以往,企業在辦事時,一件事往往要走多個環節,跑多個部門,耗費時間和精力。如果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即便其他環節的服務再改進、再高效,也會影響整體辦事的效率。程序上的割裂、部門間的壁壘等,往往讓企業辦事難、抱怨多。而今,越來越多的地方、領域,開始打通壁壘,合并同類項,推出了“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從“N”到“一”,事項簡化了,但服務要求更高了。“一”代表極簡化,指的是整體、是系統,意味著不再是盯著某個環節、某個流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著眼“全周期”的集成式服務,規避了企業辦事在某個環節被掣肘的問題,讓服務更加高效。
就此,不由得讓人想起在海南省推動規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馮飛提出的“整體政府”理念。這就涉及“跑政府”和“跑部門”的區別,就企業和群眾來說,辦事“跑政府”最多跑一次,而跑一個部門解決了一個環節的問題,不算跑一次;涉及多個部門時,加起來跑一次,才算是最多跑一次。為此,就要摒棄部門作戰思維,樹立“整體政府”理念,打破壁壘,整合資源,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從“跑部門”向“跑政府”轉變、政府部門從“各自為戰”向“協同作戰”轉變、行使“行政權力”向承擔“行政責任”轉變,構建起全方位的企業服務體系。
可見,不管是改進政務服務,還是優化營商環境,由“碎片化”改革向“集成式”邁進,已成大勢所趨,也正是努力的方向所在。由此,我們也可更好理解省委為何一再強調“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企業機制”。從政府的視角看,須打破部門壁壘,打造一件事一次辦的整體政府;而從企業的視角看,同樣不能顧此失彼,須著眼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全生命周期”來優化服務。“全生命周期”服務,就要將企業視作生命體、有機體,動態化捕捉其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的需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更加注重服務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系統思維破堵點、解難題。
“全周期”服務,關鍵在“全”。“全”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周全、全心全意,體現的是時刻把企業和群眾放在心頭的服務意識,是著眼全局、整體謀劃的系統觀念。“單兵作戰”容易,“集群戰斗”很難,既要有認識上的拔高,也要破除利益上的藩籬。為此,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就不能僅僅滿足于某個領域的“單項突破”,拘泥于某項服務的優化改進,而要突出制度集成創新,突破部門壁壘,打破信息孤島,破除“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固化觀念,在改革創新中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抓全流程、抓全體系,以點帶面,努力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讓“盆景”成“風景”。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服務的改進也是彼此緊密相關的,顧此失彼難免會“按下葫蘆浮起瓢”,唯有立足整體,著眼“全周期”,推動制度相互銜接、服務彼此協同,才能不斷放大疊加效應,提升整體效能,推動營商環境向更高層次邁進,更好地激發企業發展的活力。
原標題:樹立“全周期”服務理念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