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6月20日消息(記者 姚皓)6月20日,海南省安委辦組織召開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現場會,分析研判當前電動自行車火災形勢,研究部署具體防控工作措施,著力解決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短板問題。
警鐘長鳴:
重走典型火災事故現場
走訪環節中,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應急管理廳、省消防救援總隊、海南電網公司,海口市政府及4個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社區、物業負責人等分別走入今年海口市兩起較為典型、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頭鋪村、駿豪仕家小區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現場。
多部門走入典型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現場。記者 姚皓 攝
今年3月14日,海口市城西鎮頭鋪西社區十一巷一群組樓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造成2人死亡,多輛電動自行車燒毀,過火面積約20平方米。這起火災同樣暴露出電動自行車停放場所未進行防火分隔的問題,起火后火勢蔓延迅速,產生大量有毒煙氣,個別人員盲目逃生吸入有毒煙氣導致死亡。
此次多部門走訪現場看到,時隔數月,目前該村已經全面排查整改。頭鋪西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社區共摸底排查群租樓288棟,其中室外停放充電147棟、室內停放充電141棟,室內違規停放充電的車輛已全部清理出戶,其中132棟已完成室內獨立防火分隔整改,156棟正在整改中,13棟在停放充電點入口處焊設了固定阻隔措施。
另一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發生在今年5月12日,海口萬達駿豪仕家小區北側的室外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內突發火情,40多輛電動車被燒毀燒損,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駿豪仕家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故發生后物業方面先后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分析會、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消防安全應急演練等,同時不斷規范小區內電動自行車停放管理、加強人員消防安全巡邏頻次,不斷提升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水平,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重點要求:
標本兼治推動火災綜合治理
據海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通報,2022年全省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77起,死亡1人,直接財產損失172. 1萬元,燒毀車輛1474輛;今年以來(截至6月15日),全省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77起,死亡2人,直接財產損失19.9萬元,燒毀車輛159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起數下降6.1%,亡人數增加2人,直接財產損失下降49.9%。
會議交流全省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有關情況。記者 姚皓 攝
為深刻吸取火災事故教訓,此次會議還傳達學習省領導關于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指示批示精神,聽取了多部門有關工作部署,基層單位和一線人員防范電動自行車火災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和工作建議。
會議指出,電動自行車自燃風險高、危害大、頻次高,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單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堅持“兩個至上”,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想盡辦法抓好工作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電動自行車火災亡人事故發生。
會議強調,要明確工作目標和思路,通過“控增量、減存量”,突出“不亡人、少起火”,用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通過在海口立即開展為期3個月的電動自行車火災集中攻堅行動,針對目前反映的突出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有效措施,徹底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工作面臨的困難,力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全省各地作出表率和示范。
會議要求,要標本兼治推動電動自行車火災綜合治理。規范停放場所消防管理,堅決杜絕電動自行車進梯入戶,實現“人車分離”。強化技防手段,完善滅火、報警、監控等裝置配備;嚴格落實人防措施,做好停放充電場所巡查值守。
此外,屬地政府要組織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拼裝,深化源頭管控。進一步做好充電設施設備管理,從嚴電動自行車銷售登記管理和廢舊電池回收管控,下大力氣加強安全宣傳警示教育,強化普及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和火災疏散逃生技巧。深化推廣“海南e行在線”系統,壓實各方責任,強化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理。
電動自行車火災如何防范與自救?快收藏海口消防這份指南
電動自行車在日常生活中為群眾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隱患。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隊發布電動自行車火災防范與自救指南,提醒民眾注意做好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工作。
多種原因引發電動自行車火災
1、過度充電。過長時間的充電,會讓電池發熱、鼓脹甚至導致電池爆炸,一般情況,按照電瓶容量的大小,6-8小時內就能完成充電。
2、線路、電池老化。電動自行車使用年限過久,線路和電池容易老化,老化線路易松動,導致漏電、接觸不良或短路引發火災。老化電池繼續使用或不同容量電池混用,導致電流不穩定容易發生脹氣、鼓包、爆炸等安全隱患,易引發火災。
3、充電器使用不當。購買劣質充電器或與原廠電池不匹配的充電器對電動自行車充電會給電池帶來損傷,容易引發電氣故障,充電器是損耗品,壽命較短,需要及時更換,更換時要注意與蓄電池型號相匹配。
4、盲目改裝。隨意對電動自行車加裝音響、照明或者加裝電瓶等改裝,容易造成線路超負荷,引發火災。
5、飛線充電。私拉亂接電線對電動自行車充電,一旦線路出現故障或遇天氣突變等情況,極易引發火災。
防范電動車自行車火災“六不準”
1、不準停放在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電動自行車嚴禁在樓梯間、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公共門廳停放或充電,由于車體大部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會阻斷逃生通道,且燃燒速度快,并產生大量有毒煙氣,極易造成傷亡。更不能把電池帶回家充電。
2、不準占用消防車通道。占用消防車通道屬于違法行為,且發生火災時會延誤消防救援人員對災害事故的救援時間。
3、周圍不準有可燃物、火源、電熱和燃氣設施。電動自行車充電時要仔細檢查并清理附近堆放的易燃物品,以防萬一起火時引燃附近的物品,造成更大的事故。
4、不準亂拉亂接充電線路或長時間充電。線路磨損、老化、極端天氣等情況,易釀成火災;長時間整夜充電且無人看管,一旦電池、線路出現問題,極易引發火災。盡量在白天充電,充滿及時斷電,切勿過充。
5、不準在群租屋和人員密集場所內停放、充電。電動自行車燃燒速度快,容易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未做防火分隔的群租屋或人員密集場所存在空間大,可燃物多,人員相對集中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事故。
6、不準違規改裝電動自行車和使用不合格的電池、充電設備。擅自改裝容易造成線路超負荷,引發火災;購買不合格或個體戶私自裝配的電動自行車存在隨意挑選線路和電池,加之不合理的裝配工藝,缺乏質量控制。一定要選購正規合格的電動自行車及配件,不合格的電動自行車、電池、電線、充電器,會增加火災風險。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