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建言:
□ 符蕾 張林濤
海南作為島嶼經濟體,擴大開放、吸引投資尤為重要。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在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中明確提出,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力爭在2021年基礎上實現翻番。實現這一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仍然要繼續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推進高質量有效投資。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海南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實現有效投資的新路徑。
優化投資結構 提升投資效益
增加有效投資,要從優化結構、提升效益入手。從實踐來看,盲目、過度的大水漫灌式擴張性投資也許可解一時之渴,短期內刺激經濟,但最終會造成產能過剩、負債過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危害。就海南來看,近年來,由于注重投資結構的調整優化,加大了對非房地產業的投資力度,海南的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升級,為高質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2021年,海南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GDP的70%,上繳稅收增長33.4%,開始進入擺脫房地產業依賴、主導產業良性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軌道。今后要繼續堅持這個方向不動搖。
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投資結構,說到底,是解決把錢及資源往哪里投的問題。要錨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落實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引導資本主要向實體產業聚集,向重點投資領域聚集,不斷完善海南現代產業體系。要補齊“五網”基礎設施短板,聚焦四大主導產業,持續加大對教育文化、醫療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有效投資,推動現代產業體系不斷發展壯大。
激勵科技創新。當前,海南自貿港的增長動力逐漸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在發展中的權重越來越大。要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對科技創新、人力資本的有效投資,使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新引擎,讓創新創造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成效。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按照“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立足各區域對產業發展的不同需求,增加有效投資,推動全省各區域實現差異化均衡發展。
拓寬投資領域 擴大對外開放
在實現投資“質的提升”的同時,還要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擴大投資領域,拓寬投資渠道,以解決建設資金從哪里來的問題。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圍繞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核心要義,海南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對具有強制性標準的領域,原則上取消許可和審批,建立健全備案制度,市場主體承諾符合要求的可以準入,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減少禁止和限制條款。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強力支持下,負面清單不斷“瘦身”,市場準入大幅度放寬,為海南吸納資本,提升投資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擴大投資要著力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競相發力的局面。要不分國有與非國有、內資與外資,不論規模大小,都一視同仁,實行“法無禁止即可為”。著力引進國外資本,積極爭取央企投資,努力激活民間資本,用活財政金融資金,讓越來越多的優質市場主體落戶海南、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向海南。
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民間投資增速顯著加快。要發揮好民間投資的“鯰魚效應”和強鏈補鏈延鏈的作用,形成有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集群,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向旅游、交通運輸、生態環保、醫療康養、文化體育、熱帶農業等產業領域。一方面要鼓勵海南本土企業通過合資合作、兼并重組、掛牌上市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強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對開展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的企業,采取財政補助、風險補償、創投引導等形式提供穩定持續的資金支持。盡快實施以公告承諾和優化程序為主的注銷便利、以盡職履責為主的破產便利等政策制度。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盈利性基礎設施與民生項目建設,從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釋放全社會投資活力。
外資的高效利用也是海南增加有效投資的應有之義。要構建自貿港特色金融體系,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金等各類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借鑒香港、新加坡等知名自貿港金融開放政策,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建立與東南亞各國的產業交易中心,以及區域型離岸金融中心,探索融資租賃、大宗商品融資、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模式的創新,完善金融機構及相關配套服務,形成投融資一體化閉環工作機制。加強信息化等數字智慧網絡建設,實行自由貿易賬戶資本項目可兌換和資金跨境自由流動制度,顯著增強跨境結算和服務消費的便利性。
深化改革創新 完善制度體系
明確政府投資定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的要求,加快完善“非禁即入”、“承諾即入”、“極簡審批”、“負面清單”、備案等制度,著力構建服務型政府,更好地引導投資。財政資金應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更多用于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領域,避免出現擠占效應。
深化細化優化投資政策。加快已出臺投資政策制度落地生效,提供相應配套措施,實行動態監管。對于在部分試點地區試行成熟的投資政策、制度及時向全省推廣復制,對于在施行過程中存在爭議的政策制度要及時調整與完善,集其大成,不斷完善海南自貿港投資自由便利制度體系。
完善投資風險監管。風險防范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安全網和生命線。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做好壓力測試,為自貿港如期封關運作打好基礎。要加快研制自貿港投資與防范投資風險相關方案,精確完善每年的自貿港投資指南,引導資本安全高效參與自貿港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對資本實施橫向與縱向的全方位監管,并著手研制投資風險預警機制。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經濟學院;本文系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JD(ZC)20-13)、海南自然科學基金(721RC523)研究成果】
原標題:探索實現自貿港有效投資新路徑
責任編輯:林靖鈞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